甘肃:用“三件宝”点亮沙漠光明路
初冬的腾格里沙漠边缘,国网甘肃电力“黄河之滨”志愿者服务队武威供电公司名誉队长杜志虎又踏着积雪出发了。红马甲下摆随风扬起,装满工具的工具包在肩头勒出深深的痕迹,手机里“连心桥·光明驿站”微信群的消息不断闪烁。这位扎根沙乡十八载的退役军人,用红马甲、微信群、工具包三件宝,架设起连接沙漠村落与光明的温暖桥梁。
红马甲:永不褪色的“先锋旗”
褪下绿军装换上红马甲,杜志虎的赤子之心始终滚烫。在农网改造工程中,他带领团队徒步测绘田埂村落,累计架设10千伏线路408公里、0.4千伏线路544公里,让“光明驿站”在腾格里腹地生根发芽。当272台崭新变压器点亮17个村庄时,沙海边缘的万家灯火里,永远跳动着这位老兵的热血。
在帮扶孤寡老人过程中,杜志虎发现独居老人王秀梅家屋顶漏雨,当即自费购置彩钢瓦修缮;得知残障青年李伟创业受阻,主动联系电力技术顾问指导其开办加工厂。“每件物资背后都有鲜活的故事”,18年来,他帮扶困难群众上百人,个人捐赠达45万元。如今,“红马甲”已成为武威电力系统的精神图腾,国家电网甘肃电力(八步沙)服务队发展到28人,惠及群众超2万人。
微信群:穿越沙海的“连心桥”
“叮咚!”凌晨1点的消息提示音划破寂静。杜志虎即刻披衣出门,维修工单早已标注在心。他带领团队建立的“台区客户微信群”是覆盖2375户群众的24小时民生热线。无论寒暑雨雪,群众线上求助,线下必有响应。2024年春耕时节,李老汉电泵突发故障,半小时内抢修队抵达现场,20分钟恢复供电。
在常态化服务中,他独创“特殊用户关怀清单”,为32户鳏寡孤独用户开通“绿色通道”。孤寡老人李普清家的电路改造,从勘察到送电仅用两天;残障青年张建国的太阳能设备调试,他带着徒弟往返4次。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将安全知识制作成生动的动漫视频,使防外破事故发生率下降65%,让沙乡百姓真正用好电、用放心电。
工具包:守护光明的“百宝箱”
磨出毛边的工具包里,藏着杜志虎的独家“秘笈”:除了万用表、绝缘钳等专业工具,创可贴、纱布等急救用品格外醒目。去年深冬,残疾老人李普清家突发停电,他顶着零下20摄氏度寒风,30分钟恢复供电。老人紧握工具包感叹:“这里头的宝贝,赛过灵丹妙药!”
这个浸透岁月的工具包,是18年风雨无阻的见证。3200余次故障抢修、连续12年变压器零大面积停电、124公里线路安稳运行……数字背后,是沙乡群众安心的笑容。去年中秋夜,民勤县发生电缆故障,他带着工具包火速驰援,修复后看着重新亮起的店铺招牌,他黝黑的脸庞绽放出孩童般的笑容。
从军营“神枪手”到沙乡“光明使者”,杜志虎用初心守护着腾格里的灯火长明。如今,“杜志虎工作室光明驿站”已成为闪耀甘肃的精神地标,但这位老兵依然穿着红马甲,在沙枣花开的季节里,向着更远的村落进发。正如他常说的:“只要组织需要,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再干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