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身残志坚 一路播撒国防的“种子”
姚华圣,江苏盐城人,中共党员,二级伤残军人,现为福建省漳州市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退休干部。2002年1月4日,漳州圆山灭火扑救行动中,他面对熊熊烈火,奋不顾身抢救战友,致使身体严重烧伤,被空军授予“爱兵模范连长”荣誉称号。是福建省首届“国防人物”、空军十大杰出青年,2024年被国家文旅部表彰为“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
初见姚华圣,记者就被他的诚恳及口才折服。那天,记者和他一起到驻漳部队宣讲,这是记者第一次听英模故事,故事中,他以儿子的一篇演讲稿《我的丑爸爸》为切入点,讲述了自己从一名帅气小伙到“丑爸爸”的心路历程令孩子们无不为之动容,也深深地打动了每一名听众的心。
2013年因病退休后,姚华圣没有选择安逸度日,而是创办了一家国防教育在线平台,并利用业余时间经常受邀到学校、企业义务宣讲国防,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开展国防教育上。尽管烧伤后恢复得不错,但仍然要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即便如此,姚华圣依然热衷于国防教育事业,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不能躺在荣誉簿上过日子,应该为国防事业尽自己的微薄力量。”
我是连长要带头
姚华圣的军事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当连长时就经常记录带兵体会,其中一篇《如何做一名优秀基层带兵人》的论文被所在部队列为新干部培训教材。2002年1月4日15:30,因扁桃体和鼻窦发炎正在发烧的姚华圣接到连队所属分队发生山林大火的消息,便立即向营领导报告。同时,迅速召集人员,准备扑火工具和防护用品。
指导员倪江军对姚华圣说:“你的病还没有好,在家值班,我带连队去。”其他连队干部也劝阻他。“我是连长,扑火像打仗,我不上怎么行。”说完,他跳上汽车疾驰而去。
姚华圣带领着由党员、干部、士官组成的突击队,面对凶恶的火魔,奋力拼杀。烟熏得睁不开眼睛,火烤得脸上发烫,一些人头发烧焦了、衣服烧破了、鞋底烧穿了、烧起泡了,却还是站在最危险的第一线不后退,因为姚华圣连长和他们同在。
救火中,为了挽救不慎栽入火海、滚下山坡的新战士葛新峰,姚华圣冲进火海舍身救战友,不幸烧成重伤,生命垂危。在医院里,苏醒后的他想得最多的是,连队有多少人员受伤?伤得怎么样?战友的安危是他最放心不下的事。
受伤后,由于烧伤严重,皮肤不排汗,手上毛孔像是在“跳舞”,十分难受。天气干燥时,身上经常被自己抓得血迹斑斑,为了控制住自己,姚华圣不得不叫人把自己绑起来。“什么叫伤口撒盐?”姚华圣笑着说,那时他才真正体会到。和他一起受伤的8名战友同样也忍受着一样的痛苦,换药、护理时,作为连长的姚华圣忍着巨痛告诉自己,尽量不喊出声音,再大的痛苦也不能表露出来,因为他还要做好其他战友的思想工作。在他的影响下,战友们恢复得很快,慢慢也达到了出院的标准。
然而,烧伤带来的“后遗症”令姚华圣十分苦恼。出院后,为了不给其他人造成心理压力,他不得不戴着口罩遮住脸、戴着墨镜才敢出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不想见人,谁也不想见。
家国情怀敢为先
“作为姚华圣的战友,看到他退休后还东奔西走、到处忙碌,以前不大理解,现在理解了。因为他始终心系国防,时刻为国家着想。”军休干部陈玉山是“漳州移动军事体验站”成员,他和姚华圣一直以来都是战友,多次参加国防教育活动后,陈玉山深有体会地说。
记者也表示,听说了英雄的事迹后,开始也不理解,退休后他完全可以享受英模带来的光环,无须到处“折腾”搞国防。现在,记者也完全理解了姚华圣的忙碌。
“有一次我在一所学校上国防教育课,课后我抽问了几名学生国防基本知识,又以问答形式提出国防的意义,最终没有一个学生能回答出来。”这令姚华圣十分惊讶,更为担忧的是,看到这所学校的学生上体育课几乎成摆设,单杠、双杠一个班只有两三名同学能做两三个。
这让姚华圣萌生了加强国防教育的想法。找政策、找文件、找场所、找经验,退休后,姚华圣开始有意识地往国防教育上靠拢。经过几次对国防教育的调研、考察,在妻子的鼎力支持下,姚华圣用家属收入与个人退休金,于2015年创办了“国防教育在线”。此时,距离他退休仅过了两年,身体上还是需要一些辅助治疗。
只作贡献,不拿工资,这是姚华圣开展国防教育的初衷。2021年应井冈山市政府的邀请,姚华圣组织力量与政府一起创建了井冈山青少年军校,编写了从幼儿园到大学及各类国防教育教材62本。多次成功组织国家级大型赛事如“爱我国防”全国大学生主题演讲大赛、中国大学生国旗护卫队展示赛、全国中学生跑射联赛等。井冈山青少年军校的模式体系已经成为继“井冈山红培”后,可以走出去对外输出的第二张名片。
“每个月北京、江西、福建等地来回奔波,途中也遇到不少难处。”姚华圣介绍,有一次,外出住酒店时,因天气干燥皮肤瘙痒不停用手抓,在办理离店手续时,酒店服务员看到床单上有不少血迹,要求他照价赔偿。此时,恰巧一名经理过来了解情况,这名经理看了又看姚华圣后说:“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不对,是在电视上看到过,你是我们的英雄。”随即交代服务员不用赔偿。但这番好意最终还是被姚华圣拒绝了,他按规定赔偿了相关费用。
2024年8月11日,听说家乡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要组织英模进军营宣讲,姚华圣二话没说放下手中的活,从北京赶了回来。当在军营参加夏令营的军娃们看到这个“丑英雄”,听到他讲述动人的故事时,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纷纷称赞姚叔叔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平时他在外时间比较多,回家比较少,但只要家乡需要,他就会调整好工作时间赶回来。”姚华圣的爱人李颖颖说。在父亲影响下,儿子姚雅杰也穿上军装成为一名军人,就在今年初,儿子的“四有”优秀军官喜报送到了他的家。
姚华圣坦言,虽然国防教育在线平台创办以来,受到国防部、中宣部、军委国防动员部、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等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但他还需再努力,再加把劲,他准备瞄准新时代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国防教育的新模式,探索城市国防教育大思政课的路子,让国防教育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
扶贫助困显担当
多年来,姚华圣积极与伤痛作斗争,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各种痛苦,经常到受伤战友家中慰问,以自己的亲身感受说服教育战友共同克服病痛,树立生活信心。受伤战友楼建平、葛新峰、张祥斌生活困难、购房困难、生育困难,姚华圣先后借款12万元,帮助他们求医问药、渡过难关。
退休后,姚华圣义务担任漳州市江苏商会书记,引领商会坚持党的领导,诚信经商、产业报国,号召商会成员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回报社会。2016年盐城发生特大龙卷风灾害,姚华圣第一时间动员商会为灾区踊跃捐款捐物;面对“空壳村”问题,姚华圣号召商会主动与诏安县桥东镇牙头村挂钩,出资出力定向帮扶。
2014年,在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的乡间小路上,一位农民骑摩托时发生侧翻事故,受伤倒地,被压在摩托车下,姚华圣恰巧路过,挺身而出,将受伤的农民送到医院救治,并提前垫付了医药费用,此举感动了伤者及其家人。
新冠疫情期间,姚华圣带领公司人员主动请战,积极争取去抗疫一线,带领全公司人员踊跃捐献大量物资及现金,总价值近10万元。
几年来,应有关学校等单位邀请,姚华圣先后担任多所学校课外辅导员,作报告百余场,大力宣扬圆山灭火扑救英雄事迹,用自身感受、身边事迹弘扬舍己救人、守卫国家财产的正能量。热心帮助困难学生,先后资助两名贫困学生完成初、高中学业。
沙场保家国,转场守民生
姚华圣不仅在扶贫助困上给力,在帮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上同样伸出援手。由他主编出版的提升退役军人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的书籍《转场》在今年8月份举行了新书发布会。在他的带领下,所在公司不断发展,共培训退役军人3000余人次,帮助解决就业岗位1000余个,策划国防教育类项目200多个,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建设,在国防教育界广受赞誉。
眼下正值“全民国防教育月”,姚华圣再次踏上征程。他说,目前接收到几十个城市的邀请,他计划先到海南、江西等地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将国防教育的“种子”播撒得更远一些。“我走到哪里,国防教育的‘种子’就播撒到哪里。”姚华圣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