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库伦:退役军人和他的红色记忆展馆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库伦镇银沙湾有一家远近闻名的红色记忆展馆,近年来,它成了热门的红色“打卡地”,很多学校、机关团体、企业都慕名前来,在这里感悟共产党的百年征程,感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薪火相传的强国梦和强军梦。

展馆负责人韩军今年55岁,是一位退役军人,也是一位“红色收藏家”。他向记者介绍,自己于1989年入伍,在武装警察部队服役,一直任文书兼军械员,并于1991年7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时,他就非常热爱收集红色藏品,有时出差去了外地,就到处收集党史、政治类的文献、图片资料等。1991年11月,他退役了,此后仍然致力于民间革命文物的收集、保护和整理工作。经过三十多年的积累,他的红色藏品日渐丰富。

散落在民间的红色文物就是被遗忘在角落的历史记忆,需要有人去寻找、传承。为了让更多人从藏品中收获感悟、汲取精神力量,2022年,韩军倾尽所有,在库伦旗建设了红色记忆展馆,希望借此让更多人牢记“吃水不忘挖井人”,触摸到红色文脉,传承红色基因。

建馆之初,韩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鼓励。库伦旗委常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和库伦旗委常委、统战部主要负责人对此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帮扶,还特意聘请了内蒙古博物院院长进行指导、把关。库伦镇党委协调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馆。在装修时,韩军资金有些不足,库伦镇党委书记联系内蒙古某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他提供了2万元的资金。该公司董事长也是军人出身,对红色文化也是情怀满满。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韩军的展馆顺利向社会开放了。

库伦旗红色记忆展馆占地面积600平方米,设置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抗美援朝战争)展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共和国英模展区,展出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发行的宣传画、老年画、老照片、老报纸、党史资料、老地图、连环画、油画雕塑、票据钱币、徽章证书、服装实物(枪械、战斗场景)等几十种门类、7000多件藏品,还有几百件库伦旗珍贵的历史资料图片和实物。一件件珍贵的藏品、一张张震撼人心的照片,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背后的沧桑往事,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与革命先烈进行跨越时空的会面,经受红色精神洗礼。

与“红色”结缘是韩军最幸福的事。对他来说,这些展品并不是冰冷的物件,而是历史的缩影。其中1934年的《新闻周报》中刊登的“中国赤区的商业政策”、1949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命令》等,都是极具历史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尤其是1950年关于左权将军牺牲以后移灵到邯郸烈士墓时,国家领导人题词的印刷品,还是韩军用一套价格不菲的连环画和河北石家庄的一位朋友交换得到的,他觉得这份印刷品非常难得。

随着红色记忆展馆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这里逐渐成了红色教育基地。参观者既有通辽市本地人,也有自治区其他地方的人,甚至还有东三省、河北和北京的人远道而来。去年一年,展馆就接待了受教育党员群众2万多人。2022年,展馆还接待了来自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78名党员,他们参观之后,还为展馆赠送了78枚党徽。

2022年,红色记忆展馆被旗委宣传部设为库伦旗新时代文明实践点。2022年9月28日,通辽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现场会在库伦召开时,市委宣传部部长、各旗县宣传部部长带队莅临库伦旗红色记忆展馆参观、指导工作。展馆还先后被旗退役军人事务局挂牌为“库伦旗红色教育展陈馆”,被旗关工委命名为库伦旗青少年红色基因传承基地,被旗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命名为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示范基地,被旗残联命名为残疾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韩军在抖音和快手上开设了账号“怀旧韩哥”,上面发了很多关于展馆的视频,如今粉丝共计1.2万多个,获赞近14万个。有的网友在视频下面留言:“那是先辈们活的灵魂”“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记住了历史,记住了你的勤劳”。看到网友的赞誉,韩军非常感动。

曾经有人想收购展馆,但是韩军并没有转让。对一件件千辛万苦收集的珍贵藏品,韩军格外爱惜。他对记者说,希望大家通过展馆里这些老的出版物、实物的展示,深刻地感受到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另外,外来游客也可以借此深切感受到库伦人民对红色文化的深爱和传承、发扬,让他们记住库伦旗这一片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