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大地守望者

从保家卫国的军人,到广袤大地的守望者,浙江省义乌市植物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的王斌用智慧和汗水浇灌脚下的土地,收获自然的芬芳和生命的回馈。

王斌1996年应征入伍,成为武警上海总队第二支队的一名普通战士。在部队,他用信念与忠诚,守护着祖国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因表现出色,2013年离开部队后,他进入义乌城投集团工作。在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保持着在部队养成的高度纪律性和执行力,努力学习、踏实工作,积累初步耕种管理知识。2023年,集团安排他负责义乌植物园的作物种植管理工作。他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既当好专家助手,又为种植大户竭诚服务,植物园种植的作物,如小麦、油菜、彩色稻、向日葵、高粱、生物防控草花等的美学观赏价值不断提升,深受市民、游客的喜爱。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世人只知传统农耕的辛苦,殊不知现代农业科技之路更加难走。为推广好“油观兼用向日葵高效栽培技术”,王斌针对植物园新垦地土壤偏酸、有机质含量低、营养元素不均衡等特点,确定相应耕作时间,并制定排水、重施基肥、补施平衡肥、增施微量元素、增施叶面肥等技术措施。台风大雨过后,他们及时开展清田排水,向日葵开花后又组织人力看护,防止踩踏和采摘。在确定验收方案后,王斌几乎每天都到田间地头察看。

针对植物园周边地区缺少观赏花源的实际情况,王斌在前几年试种的基础上,挑选几种颜色鲜艳、生物防控效果较好的草花,种植于田边地角和秋季无法灌溉的土地,形成观赏花海长路。五彩斑斓的花朵竞相绽放,如同大自然的调色板,目不暇接。

向日葵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无法在南方地区种植且没有产量的植物。2023年5月,义乌市植物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联合省农科院、义乌农技推广中心共同筛选向日葵新品种,选出的“浙葵1号”是一个抗病性强、结实率高、耐盐碱、耐贫瘠、油酸含量高的好品种。王斌成为该品种专项示范推广基地的种植负责人,他带领同事们马不停蹄,迅速完成示范方土地的选址、田间除草耙平和开沟起垄等工作,并在土壤含水量适宜情况下开始“浙葵1号”的播种,于8月下旬完成了间定苗。9月-10月,根据田间向日葵植株的长势,先后调整和落实补施肥方案。然而,正值苗期,却遇到台风大雨,田间发生严重积水,他们连夜进行排水,保障根系生长和后期抗倒伏。10月中旬,新垦地的实际保肥保水能力不足问题又让王斌揪紧了心,他们克服困难,通过运用微量元素补施等措施,确保防病促结实率和叶面肥防早衰,并及时沟通调整了验收时间,紧急安排验收相关工作。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理工大学、金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对向日葵“浙葵1号”进行现场验收。百炼之钢 、终得成器。经过浙江省“农业之最”办公室的技术复盘、数据统计及上报省农业农村厅审核,最终向日葵百亩示范方产量为216.57公斤/亩,攻关田产量为245.46公斤/亩,花盘最大向日葵直径为36.5厘米,王斌及其团队创造了“浙江省农业之最向日葵百亩示范方”“浙江省农业之最向日葵攻关方”“浙江省农业之最向日葵最大花盘”等3项“浙江省农业之最”纪录。

如今,已至不惑之年的王斌已与土地建立深厚感情。漫步于姹紫嫣红、稻谷飘香的植物园时,他感慨万千:“作为一名经过部队培养多年的退役军人、一名大地的守望者,我有信心把植物园建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一个生态良好游赏舒适的好公园、一个能产出优质农产品的好农场、一个适宜孩子们游玩研学的科普窗口。”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王斌以科技赋能耕耘,以实干浇灌希望,一定会实现新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