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桐乡:携手演绎“养鸭村”逆袭记
走进浙江省桐乡市乌镇镇陈庄村,一眼就看到高高的竹编工艺村标,进入村庄,便能感受到古朴恬静的气息,特色竹编文化点缀其间,步步皆是悦心景。过去,陈庄村是桐乡远近闻名的“养鸭村”。“鸭棚连片、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是贴在陈庄村身上的标签,而这出精彩的逆袭记,由浙江省人大代表、陈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退役军人蒋小民携手村民共同演绎。
以人为本,打造美丽乡村新名片
陈庄村位于乌镇镇南栅外,村域面积3.78平方公里。村庄文化底蕴深厚,是美丽乡村精品线“水乡寻梦研学路”上重要的一站。
2019年,陈庄村入围嘉兴市美丽乡村精品路线建设。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蒋小民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始终坚持自然风光、田园景观的保护利用与建筑风貌的和谐相融,使田园风光、农村建筑、乡村生活三者有机统一,让美丽乡村建设惠及每一户家庭。
经过5个多月建设,乌镇“水乡寻梦研学路”项目荣获嘉兴市美丽乡村精品线现场评比第一名,陈庄村也获得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的荣誉。
现在,陈庄村沿线公共设施、河道绿化、道路景观等得到了整体提升。环境好了,老百姓的生活品质提升了,幸福指数也高了。
共建共享,培育乡风文明新风尚
景区村庄建成后,如何能长期保持干净、整洁是一个新问题。蒋小民积极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以新村集聚点及景区村庄作为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区域环境提升工作,以优美庭院为样板,通过召开议事会、评判会,评选出优美家庭示范户,以榜样的力量改变村民对农村人居环境一贯认识,提高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积极性。
同时以“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为口号,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制定村规民约、三治积分奖励机制,推动环境卫生长效管护。
在蒋小民推动下,陈庄村逐步建立起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构建起共建共享文明乡风建设新格局,成功创建“省级垃圾分类高标准示范村”。
紧抓机遇,推动产业发展新格局
如何将“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创造村民“美好生活”一直是蒋小民牵挂的问题。
围绕陈庄村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特色产业等优势,蒋小民积极做好创新转化文章,打造以竹编文化为特色的村落。引进竹编创新品牌“竹芸工房”及乌镇老字号“泰丰斋”农业产业两项业态,着力打造美丽乡村景区化模式,建设“竹编文化馆”“知不足斋乡村书窝”“泰丰斋糕点铺”等,丰富“互联网+文化产业+农旅产业”为一体的发展路线。
为了打响陈庄村的乡村旅游品牌,蒋小民走村入户,听取意见建议,提出关于推进以数字化转型促进农民农村共富美好等建议。同时,他多方奔走联系,成功承办乌镇首届慕春季乡村旅游节、首届新居民“融入桐乡”民俗体验活动、嘉兴市首届乡村音乐节等项目,进一步带动村民利用闲置空房进行餐饮、住宿开发,鼓励自主创业,带动村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