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一位英雄母亲的入党申请书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有一群人带给我关爱,带给我力量,他们是共产党员。我现在的愿望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第十个烈士纪念日前夕,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寿春镇南关社区党组织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泛黄的信纸上,字迹十分工整,内容感人至深,这份入党申请书,来自今年53岁的烈士母亲金国芹。
2014年8月16日,朱金鑫在西藏执行军事任务,归来途中突遇落石,年仅23岁的他不幸牺牲。“儿子为守护祖国的西大门,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我也要像儿子那样勇敢,投身到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中。”自那之后,金国芹便下定决心。
天有不测风云。2019年1月,金国芹经医院确诊患上白血病,加上她是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除抗癌治疗、骨髓移植,又多了一层难度。此后的三年时间里,金国芹一直在和病魔作顽强斗争。
病魔无情,人间有爱。得知烈士母亲生病的消息,朱金鑫生前所在的部队、淮南和寿县各级政府部门、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向她伸出援助之手,为她帮困解难。有爱心人士将“烈士母亲金国芹患上白血病,需要做骨髓移植”的信息发至微信群、网络平台上,一时间四面八方的好心人纷纷给她捐款,有人在疫情期间千里迢迢数次来到医院做骨髓配型。
“最后,阜阳市太和县的一家三口来到医院给我做的骨髓移植,还和医院签了协议说‘造血干细胞由朱金鑫烈士母亲金国芹专用’。”说到这些,金国芹感动落泪,一张擦拭泪水的手帕纸被她揉成纸屑。
出院后回到家乡寿县,每逢重要节日,淮南市、寿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工作人员都会到金国芹家慰问,带来节日问候。在日常生活中,镇里、社区也经常邀请金国芹参加各类公益活动。
“池州军分区连续两年邀请我参加‘烈士为国捐躯,我为烈士尽孝’结对帮扶公益活动,淮南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也邀请我参加拥军活动,我还当上了法院的人民陪审员……正是这些关爱我的人给了我第二次生命。”金国芹告诉记者,“儿子牺牲后虽然生活过得艰难,但为了让孩子安息,为了回报大爱,我要努力积极地面对生活。”
“当时看到全国都在抗击疫情,我就想做一名防疫一线志愿者,但身体还在康复中,出不了什么力。于是,我就联系儿子生前部队帮忙,用儿子的抚恤金订购了400套防护服、500副医用手套和500个N95口罩。”2022年初,处于术后康复期的金国芹想方设法为国家和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淮南市寿县是生我养我之地,合肥市蜀山区给了我‘新生命’。”金国芹以儿子朱金鑫的名义,将防疫物资一部分捐给了寿县,一部分捐给了蜀山区。
2023年元月,金国芹写好入党申请书,小心翼翼地装进衣袋里。她说:“我虽然年纪大了,但不能忘了初心;虽然做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还能发挥余热为社会作微薄贡献。”
金国芹积极投入到社区公益工作中,社区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都有她积极向上的身影。她感染着身边每一位群众,用默默无闻的工作诠释着积极向组织靠拢的决心。
金国芹以入党积极分子身份参加社区政治学习和社会活动,在社区大家庭中,她重新体验到了回家的温暖。她积极参加建党102周年文艺汇演,还主动参加社区茶话会,为社区职工、学校学生讲述儿子朱金鑫英雄事迹,在周边地区产生了积极而热烈的反响。
“9年前,我儿子为国捐躯,无上光荣;今天,我要向他学习,发挥余热,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力量。”英雄母亲金国芹的入党申请书这样写道。
金国芹家中,靠门的桌子上,整齐摆放着她的儿子朱金鑫的照片和卫国戍边铜制纪念章等。金国芹用手轻轻抚摸着写有“中央代表团赠”字样的红色盒子说:“没有国家和社会对我的关怀和帮助,我可能撑不到现在。我要将儿子的精神传递下去,回报国家和社会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