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闵行:他是拿过三等功的“骑手老哥”
人们常常称呼他们为“骑手小哥”,但骑手中也有些“另类”。52岁的潘同喜,是荣获过三等功的退役军人,他入职上海市闵行区梅陇镇盒马鲜生(绚荟城店)时已入不惑之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骑手老哥”。“年龄在我看来只是一个数字,真正重要的是对待人生的态度和追求。”潘同喜说。凭着不懈的努力,潘同喜上过盒区头条,还获得了“闵行新骑士”“陇上先锋骑士”等称号。
“包容的城市让我年轻,敢闯敢拼才有机会”
“我这人似乎骨子里就带着点‘叛逆’,总觉得平静如水的生活是可怕的,所以喜欢折腾。”潘同喜当过兵、打过工、创过业,服装、餐饮、制造等行业基本上都涉足过。
“2021年,我从东北来到上海,当时觉得这座看起来处处都是金子的城市,有着无数的机会和可能性,正适合我这样爱折腾的人。选择骑手这个行业,是因为偶然路过梅陇镇盒马绚荟城店看到的招聘广告,没想到却爱上了这份自由而又有趣的工作。”潘同喜说,骑手这一行并不像外界所以为的那样“技术含量不高”,反而非常考验应变和沟通能力,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这是一份很有宽容度的工作,只要你多努力一点,就不愁没饭吃。
“或许有人觉得我很浮躁,但人生从来不是单行道。”潘同喜认为,只有在不同行业与领域,尝试、折腾、反复,才能发现更多的可能性。个人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这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魅力。
“军人的经历让我年轻,不惧风雨才会赢得尊重”
骑手这一行的辛劳与不易,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一辆电摩争分夺秒,穿梭在高楼林立的南方商圈里、沪闵路川流不息的车流间。也曾有不少委屈和辛酸时刻,受过冷眼和嘲笑,受过莫名其妙的投诉和差评。甚至有一次,潘同喜被客户直接摔门,砰一声巨响让他耳鸣了好久。
但他从不让自己沉溺在负面情绪里,早年的当兵经历让他磨炼出专属于军人永不言败的精神,军队里野营训练任务艰苦的程度是现在年轻人根本无法想象的。“所以对我来说这些都不算事儿。”
作为公司配送团队中的老大哥,他也经常开导团队里的年轻人。他们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整个人心理和身体时常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容易形成情绪积压,诸般不顺时任谁都难免崩溃。潘同喜经常找他们谈谈心、说说理想,能帮忙的时候就搭把手。这群年轻人,现在都称呼潘同喜为“师父”。“不送货时也愿意来找我聊聊天,我想这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与认可吧。”
“党员的责任让我年轻,尽力而为帮助有需要的人”
“提到骑手,社会上有很多标签,容易联想到交通违规……其实,我们身上也有很多正能量。”潘同喜说。
一次瓢泼大雨,他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看到一位母亲骑电动车带孩子不慎侧翻,身体被压得动弹不得,他停下电动车立即冲过去帮忙;还有一次,一位客户下单时搞错地址,忘了更换成自己新搬的家,电话里得知她腿脚不方便,下班后潘同喜专门给她把东西送了过去。像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对骑手这个行业而言,时间就是金钱,但只要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像潘同喜一样的快递小哥们会义无反顾停下自己的电动车。
疫情最吃紧的那段时间,为了保证运力,潘同喜连续3个月驻扎在梅陇配送员集中留宿站点,几乎每天都在挑战自己的极限,一个人一天送160多单,相当于平常工作量的2倍,这也成了潘同喜迄今为止的单日最高纪录。“那时候没有时间吃饭,也没有时间喝水,回去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就睡着了,第二天睁开眼睛继续跑,想着多跑一单就能多帮到一户周边居民。”潘同喜回忆道。
“作为一名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党员,助人为乐已经成为我的一种自觉、习惯和追求,我要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潘同喜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这么几句话,“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让他很受触动。“我相信总有一天,每一个在路上驰而不息的平凡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因为我们都还正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