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把“军地两用人才”论文写在广袤田野上
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望城街道门家疃自然村的田野上,一片宁静的景象中,一台巨大而现代化的联合收割机缓缓驶过。站在驾驶室中的门奕彤,穿着一身农装,手握方向盘,掌控着这台强大的农田“利剑”,在一片金黄麦浪中穿梭,机械的轰鸣声划破了宁静的早晨,让门奕彤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
“像我现在驾驶的这一台联合收割机,一天可以收割小麦120亩左右,虽然说身体上比较累,但是看到老百姓丰收,心里还是很高兴的。”门奕彤开心地说。门奕彤是莱西市望城街道门家疃自然村的一名退役军人,她把在部队学到的技术和知识运用到广袤的农村田野上,创出了一个现代化的“普惠农业”服务新模式,做起了新时代的“巾帼新农人”。
2009年从部队退役后,门奕彤在青岛一家企业当了名蓝领。2019年,她毅然决然回乡当起了一名新时代农民。谈及回乡当农民的选择,门奕彤解释道:“我作为家里的老大,打小就看到父母泥里水里的不容易,那时候我就想农业机械能不能再先进一点?农民的劳动强度能不能再减少一点?所以,在我五年的军人生涯结束以后,我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父母身边,想把在部队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农业服务上来,这也是我的一个情怀。”
2019年,门奕彤回到莱西后,一直在一家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上班。2021年,正逢国家提倡综合农村资源,发展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推行农业土地托管服务政策出台。门奕彤和公司“一班人”一合计,首先将支部班子强、服务群众观念强的望城街道后堤党支部纳入全市第一家土地托管服务对象,与后堤党支部共同组建成立了莱西第一个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莱西兴堤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党建共建、村企共建,从技术上、良种上和农业机械化作业上进行全程土地托管服务,对合作社入股的1200多亩土地,实行村集体主导、农户参与、供销普惠协助的三方有效联动、利益共享新机制。“今年我们合作社种了1200亩麦子,在门总的带领下、服务下,今天就收割完了,亩产1000斤吧,总收入能达到140多万元,今年是一个大丰收年。”莱西市望城街道后堤党支部书记、莱西兴堤农业专业合作社社长贾宁忠高兴地说。
为了促进后堤村合作社的产业化增收,今年,门奕彤还帮助合作社在全市首家引进了“寒香一号”旱稻进行试种,拓宽合作社的多种经营渠道。“今年通过门经理引进旱稻‘寒香一号’,据专家介绍,亩产1000斤左右,我们这种了70亩,预计能给合作社增收40多万元。”贾宁忠站在田间地头向记者介绍。
如今,在门奕彤的积极推进下,她所在的青岛供销普惠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已利用公司自身雄厚的现代化农机资源,全程托管土地11万亩。土地多了辛苦多,门奕彤舍小家、顾大家的矛盾也会常常出现。“奕彤是我家老大,她就是爱干事业,为了工作成半宿地忙,家里孩子不顾、老的不顾,回家吃饭,偶尔就会下个面条、下个方便面。”门奕彤母亲朱翠英“抱怨”道。
面对母亲的担心,门奕彤解释:“我也没有办法,现在全市小麦全面进入了收获期,老百姓都在田间地头等着我们,有时每天晚上十一二点回家也比较正常。”像门奕彤这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奉献农业精神,也是无数个农业服务从业者的真实写照。“服务农业这块,你要说不苦不累,那是假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风里来雨里去的,我们男同志都有些受不了,但门奕彤吃苦在前,勇于拼搏,勇敢打硬仗的军人作风,确实值得我们学习。”青岛供销普惠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振东也对门奕彤竖起了大拇指。
为了进一步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在门奕彤的积极倡议下,青岛供销普惠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今年在玉米播种季,率先引进了10台带有北斗导航系统的高速精量玉米播种机械,有力加快了莱西农业现代化进程。“像我身后这种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的玉米播种机,不仅可以精准地规划农机作业路线,并且能将玉米播种的误差控制在2.5厘米之内,每亩的土地利用率提高到3%—5%,每亩能增产100斤以上。”为了实现全市农业机械服务的数字化,今年,公司还在门奕彤的积极倡导下,投资30万元,建起了全市农业机械服务大数据物联网平台,让农业机械化服务程度更加透明化、规范化。
把青春写在大地上,把奉献落脚于乡亲的幸福中,在门奕彤的积极推动下,莱西农业机械化作业率达到了98%以上,她本人也先后被授予“青岛市农民工之星”和“山东省退役军人就业之星”荣誉称号。谈及自己的工作,门奕彤表示:“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要用我在部队学到的知识,争做新时代的‘新农人’,全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装备,让农民多打粮、多增收,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我们的青春和力量。”(作者:邴其建 杜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