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98岁老兵,从战火硝烟中走过不忘初心

  苏文轩老人出生于1926年,1949年入党,崇明竖新人。虽然已经98岁高龄,听力有些欠佳,但精神矍铄,老兵刚毅的气质依稀可见。当提起那段烽火岁月,他打开了话匣子。“我是24岁走上战场的,最早参加的战役就是淮海战役。”苏文轩回忆,战场上,炮弹声不时在耳边响起,当时所有人都顽强奋战,咬着牙也要往前冲,没有别的想法,就想为祖国、为家人,打赢这场仗,换来平静安稳的日子。

  “战场上,很惨烈。当时,一枚炮弹恰好落在身边,身旁一名战士倒下了。”在战斗中,他目睹战友牺牲在了战场,说到这儿,苏文轩的眼眶湿润了。苏文轩并没有被纷飞的战火吓怕,反而更加坚定了奋勇战斗的不变信念,“随时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没想着能活着回来”。

  行军之路令苏文轩印象深刻。他回忆说:“行军打仗磨砺铁的意志,一天要走很远的距离,脚上磨出水泡是常有的事,走不动了就咬咬牙挺过来,继续前进,有时吃上粮食已经是晚上了。”当时由于战场上时常没有东西吃,导致他出现胃出血,战役结束后才得以进行治疗。

  回来后,苏文轩在上棉三十五厂上班,他当过保卫,干过电工,不管在哪个岗位,他都勤勤恳恳。比起牺牲的战友,苏文轩是幸运的,他希望生活在幸福时代的年轻人,记住那段惨烈的历史,珍惜今天的好时代。“父亲经常会给我们讲起战争年代艰苦的故事,教育我们不能忘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苏文轩的儿子苏伟达从小是听着解放战争故事长大的,他的儿孙都为家里有这样一位老战士而感到自豪。

  采访过程中,苏文轩时而神情肃穆,时而开心欢笑。因为年事已高,讲述的故事有点碎片化,但每句每段都渗透了他对党的无限忠诚。得知有人来访,苏老从屋里小心翼翼拿出他的“宝贝”向大家展示。从最早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战役纪念章,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再到如今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他将过去的纪念章一件一件拿出来,细细摩挲着,眼角微微湿润,在场众人无不动容。“那天苏老收到‘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时,心情特别激动。”竖新镇堡西村党总支书记说,虽然老党员苏文轩年事已高,无法到村里参加党员活动,但对于家附近网格点的组织生活,身体允许时仍坚持参加。

  据苏伟达介绍,虽已是98岁高龄,父亲仍没有放下日常学习,每天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他手头有一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著作,他时常会看,还会放声朗读,常教育我们要永远跟党走,跟着新时代走”。

  提及如今的身体状况,苏文轩自信地说:“除了耳背,其他毛病没有。前阵子,意外摔跤,导致腰部受伤,不过动了个小手术就痊愈了,现在医疗水平高啊。”面对家乡发展,他感慨万千,他说,如今的生活和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过去那个物资短缺的年代,连吃饱饭都成问题,现在,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饮水不忘掘井人。我们要感党恩,永远跟党走!”苏文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