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蒙阴:一位老人义务看守烈士陵墓五十载
在革命老区山东省的蒙阴县,有一位耄耋老人,五十年如一日,用满腔的热情与执着,义务看守着119座烈士墓,无怨无悔,不离不弃。
一个信念,换来长相守。公方进,是蒙阴县野店镇安平崮下棋盘石村村民。当地有一所烈士陵园叫棋盘石烈士陵园,占地3亩多,长眠着119名1938年“野猫屋”战役和1947年莱芜战役、岱崮保卫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有姓名和详细地址的一共33位。这些牺牲的烈士最小的只有20岁,最大的也才29岁。1971年春天,公方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那天,他来到烈士陵园,看到零散的烈士墓无人看护,杂草丛生,部分墓碑破败不堪,连棵树都没有。眼前的景象深深刺痛了公方进的心,他找到村委,主动揽下了守护烈士墓的责任。从那天起,他在心里默默对烈士们许下了自己的承诺:烈士们为祖国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要用一生的精力看护他们,在我的有生之年,要让烈士们在此长眠安息!
这一守,就是五十载。面对旁人不解的眼光,他永远只有一句话:“烈士陵园里的每一名烈士都是祖国的英雄,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把最年轻的生命安息在这里,咱义务看管是应当的,我要给他们当一辈子的‘守墓人’。”
一个承诺,诠释真挚情。公方进老人居住的家,离烈士陵园有4里多路。上了年纪后,老人身体不是很好,腿脚也不太灵活,来回路程要走1个多小时。但是为了烈士的安宁,不管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他隔三差五就到烈士陵园去看看,为烈士擦擦墓碑,清理一下陵园的树枝和杂草。尤其是元宵节、清明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提前10多天就开始打扫卫生,还要在烈士墓碑前放盏灯、添添土……这已经成了公方进一成不变的习惯。50年来,始终没有间断过。公方进老人用行动诠释了对烈士陵园的真挚情感,也践行着自己当初的承诺。
光阴荏苒,沧海桑田。当初年轻力壮的公方进如今已是两鬓染霜,黝黑的脸庞布满了皱褶。时光流逝,却始终没有冲淡公方进的诺言,他底气十足地说:“50年不算啥,只要我还活着,我说的话就还算数,我就不能让烈士没人管!”85岁的公方进几年前因突发脑梗塞,记忆开始慢慢减退,行动也不太方便了,他把守墓的任务交给了儿子公茂文:“我自己不能干了,托给小孩,因为他年轻,我还得叫他看好。”公茂文说:“俺爹看护烈士陵园虽然比较清苦,但在我们家人面前从没有喊一声苦、叫一声累,他用自己的情感守护着独有的宁静与快乐,那是他自己的快乐。”父辈的精神激励着公茂文,怀着对这些烈士的崇敬,他接过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将守墓的初心继续传承下去。
遗址无声,英魂长存。如今的公方进因为身体原因已经不能再讲述当年的故事,无法再为陵园填土扫墓,但父子两代人的接力却成就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坚守。如今,他们仍在守护着英烈的荣光,红色基因仍在血液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