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上的“科技特派员”

  ■金海军 隗公海 本报特约记者 乔振友

01.jpg

张大志(右一)和农技专家与农民一同研究盐碱地改良方案。

02.jpg

秋收时节张大志(左一)和农民一起查看盐碱地稻谷成熟情况。

03.jpg

今年五一刚过,大片改良后的盐碱地开始播种希望。

04.jpg

改良前的盐碱地寸草难生

05.jpg

改良后的盐碱地水稻葱翠

  2020年7月22日,习主席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考察时指出:“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是‘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黑土高产丰产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肥力透支的问题。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留给子孙后代。”

  在吉林西部广袤的松嫩平原,有一支退役军人团队。他们20多年来奔走在田间地头,不懈带领群众改良盐碱地,为绿色的田野播种丰收的希望。

  五月的松嫩平原,万物复苏,大国粮仓涌动希望的脉动。播种、覆膜、插秧……农民兄弟在肥沃的黑土地上演奏着现代化大农业的“交响曲”,吉林省松原市的退役军人张大志和他的团队也开始了又一年的辛勤耕耘。

  20多年来,张大志和他的团队用智慧和汗水,把沉睡的盐碱地改造成万亩良田,让千年未耕之地收获丰收的喜悦。

  “离开土地我心里不踏实”

  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平凡的故事。

  在张大志办公室里,一张老照片吸引了记者的注意。那是1998年全国抗洪抢险表彰大会上的合影。他是受表彰的个人中唯一的退役士兵。

  1998年夏天,嫩江、松花江流域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那时,张大志已脱下军装8个月。看到洪魔在黑土地上肆虐,广大战友奋不顾身抢险救灾时,他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赶到嫩江抗洪一线,加入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参与抢险救灾。

  连续25天奋战在大堤上,张大志双脚溃烂仍不下火线,被表彰为“全国抗洪模范”。在人民大会堂,他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当时,身为农村籍退役士兵的张大志,并不符合指令性安置条件。但因在抗洪抢险中的出色表现,家乡松原市特事特办为其安置工作。当组织征求安置意向时,他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前郭县达里巴乡的农业站。

  “好不容易有机会跳出穷窝窝,为啥还要回农村?”在许多人眼里,这并不是个明智的选择,甚至有点“傻”。而张大志说:“抢险救灾,是我一个军人该做的,我不能拿这个经历当砝码向组织伸手。我是农民出身,黑土地就是我的人生舞台,离开土地我心里不踏实。”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农业站的主要工作就是搜百家农技疑惑,解千家增产难题。他刻苦学习,精心钻研,很快成为一名出色的农业技术工作者。

  像许许多多当过兵的人,张大志最钟爱的颜色是绿色。他不仅爱军装的国防绿,也爱晕染在广袤天地间的田野绿。正是这种执念,促使他开启了另一段人生征程。他说:“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守住这块希望的田野,就像军人守护祖国的领土一样神圣。”

  “黑土地是能长出‘金子’的”

  2009年,为响应吉林省政府“轮岗创业”号召,张大志放弃安稳的工作,成立一家农业服务公司,走上创业之路。

  “农业是阳光事业,金子般的事业,黑土地是能长出‘金子’的。”他给公司取名“金阳光三农服务有限公司”,依旧干着老本行,主营农业技术推广咨询、盐碱地综合治理开发、水产养殖、有机农产品高效种植等业务。

  乡亲们在这片土地上打拼了一辈子,为啥依旧不能摆脱贫困?这是张大志创业之初苦苦思索的问题。

  “发展农业,科技是根本。”他坚信这条路没错。他积极向农技专家请教,学习更深层次的农业科技知识,深入田间地头给农户做指导。7年时间,共服务农户2000余户,测土配方施肥面积5000公顷以上,粮食增产250余万公斤,直接为农民增收300余万元。

  终日奔波在田间地头,张大志给农户讲解农作物改良原理,到田间查看生长情况,一天能走20公里路,真正是用脚步丈量土地。他指着自己稍显内八的腿笑着说:“我当兵时可是标准的身材,这些年走田埂硬是走成了‘罗圈腿’。”

  谈起企业名字为什么有“服务”二字,张大志说:“国家出台的三农政策具有极强的科学性指导意义,我们就是要紧贴三农政策,服务农业、农村、农民,回馈家乡父老。”

  经过不断努力,公司在松原市四县一区打响了名气,形成了固定的服务网络,营收逐年递增。公司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不断引进农村专业人才和先进技术,经常组织农技专家给当地农户进行免费的技术推广普及,让农业生产资料直接服务到田间。

  “有地不能种就是浪费”

  东经123°6’,北纬43°59’,松花江与嫩江在此交汇,冲积出美丽的松嫩平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查干湖,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松嫩平原上。

  2018年9月26日,习主席来到查干湖,了解生态保护情况。他强调,绿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这条路要扎实走下去。距离查干湖几公里的地方,就是张大志和他的团队保护生态的“主战场”。

  盐碱地的生态改良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松嫩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苏打盐碱地。在查干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部,有千余公顷的不毛之地,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土之一。

  望着千年未耕之地,张大志心里盘算,如果把这些土地改成良田,将会解决多少人的口粮问题?

  2012年,他在这里流转了200公顷盐碱地,建设“查干新谷生态农场”。当地民间有句俗语:“盐碱卤水硝,谁种谁得蹽”。当张大志决定承包这片重度盐碱地时,很多人都认为他是在“瞎折腾”。

  确实,头一年颗粒无收,赔了几十万。但张大志没有气馁,继续投入,结果还是赔。多年与土地打交道的张大志知道,盐碱地改良之所以很难成功,就是因为见效周期太长,少则三五年,多则七八年,很少有人能坚持下去。他就是不信邪,和这片盐碱地杠上了,“有地不能种就是浪费”。

  买地建房,修渠打井,铆在田间地头,凭借在农业站积累的盐碱地改良经验,与吉林省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的专家一起反复试验。历经4年时间,张大志和他的团队摸索出了5S盐碱地“以肥压碱”土壤盐碱改良方法。

  “根据本地的土壤实际,在肥料使用上,我们采用先改良、再修复的方式,提高土壤肥沃能力和微量元素供给能力。在盐碱严重地块采用以肥压碱、大水冲洗、养地培肥等方法,产出的水稻第一年就可以达到有机标准……”一谈起盐碱地改良,张大志便滔滔不绝,言语间透露着无尽的喜悦。

  “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千年盐碱地的成功改良,让张大志声名大振。2016年,他被吉林省科技厅聘为盐碱地改良“科技特派员”。盐碱地经过综合改良,水稻当年亩产就达250公斤以上,既缩短了有机认证时间,又减少了盐碱地长期的高额投入。

  为了这个结果,张大志几乎倾家荡产,前期个人积累的700多万元,全部投进去不说,还欠下300多万元的债。

  “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查干湖镇女民兵华淑媛感慨地说,“大志把该交的学费都交了,后面的人都是免费上学。”在张大志的鼓励下,华淑媛不仅独立承包了450亩盐碱地,还建起了家庭农场,同时发动100多位农民承包盐碱地,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退役军人臧克明是最早跟随张大志研究盐碱地改良的人。创业单飞成功后,他也发挥辐射效应,深入田间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成为名副其实的土地改良专家。如今,他每年坚持为农民义务授课100多场,足迹遍布吉林全省各地。

  华淑媛和臧克明只是张大志众多学生中的代表。这些学生,又成为更多人的老师。他们把盐碱地改良的成功经验传播到一村又一村,一乡又一乡,一县又一县,盐碱地改良面积扩展到3万多公顷,为国家节省盐碱地改良资金数千万元。臧克明说:“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盐碱地改良的行列中,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了越来越多的财富。”近年来,他们带领农民走开“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合作社订单数量从最初的150余公顷增加到目前的500多公顷,每公顷产量从刚开始的3500多公斤增长到现在的6000余公斤,2000余户农民因此受益,仅2020年就有300多户农民集中脱贫。

  “唯靠坚忍不拔之志。”张大志人如其名,为了一个志向勇往直前,从不退缩。在他们的努力下,这片曾经贫瘠的盐碱地,正慢慢地生金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