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豫刚:战地情深,生死之约40年

  央广网2月20日消息(杨鸿 山森淼)朱豫刚,湖南省长沙市人,1963年出生,1979年入伍到广西某边防部队服役,曾参加边境战斗。1982年1月退伍后,朱豫刚考取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学校工作。从1993年起,为了有能力兑现当年在战场上与战友的约定,朱豫刚辞职下海创业,先后经营小百货、贩卖服装、从事汽车维修和经营酒店等,后来创办科技公司、开办虎园,带领待岗退伍战士自主创业谋发展。在创业打拼的这些年里,他每年帮助照顾烈士父母和前往烈士陵园祭拜牺牲的战友,数十年如一日履行当年的生死之约。2018年9月,朱豫刚入选“中国好人榜”,2019年获长沙市“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001.jpg

当年青葱岁月,走上战场前夕的朱豫刚

  2020年7月26日傍晚,退役军人朱豫刚与战友侯志国、皮志坚、陆会荣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的烈士陵园点亮千余盏长明灯。伴随着夜幕降临,朱豫刚播放起一首温馨浪漫的爱情歌曲,他说,长眠在这里的战友当年牺牲时正是花样年纪,如今山河无恙,英灵可以安息。

  陪烈士过节,这是朱豫刚退役30多年来一直坚守的约定,这一切,都缘于40年前的那个“战场之约”。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一场边境战斗中,18岁的朱豫刚随部队坚守在阵地。在炮火硝烟中,面对随时可能牺牲的危险,朱豫刚与另外三名战友许下了一个生死约定。

  朱豫刚:我的战友叫王幼连,他说:“这场战斗会打得很残酷,朱豫刚,我们要定一个约定才好,如果谁牺牲了,活着的人以后要帮忙照顾一下父母,然后每年到广西来扫个墓。”我就说“行”。到阵地上,我就把这个约定告诉了侦察队的周幸福,周幸福说:“这是好事情,我也参加。”当时有个新兵叫小高,他说:“我也参加行不行?”就这样,我和他们三个人有了这个约定。没想到过了几天,第一个牺牲的就是周幸福……

  在随后的战斗中,朱豫刚亲眼目睹了战友周幸福和小高的牺牲,他自己也被一枚在身边炸响的炮弹震得七窍出血陷入昏迷。经过抢救,肺部和肾脏受到重创的朱豫刚终于苏醒过来,但此时,除了身体上的伤痛,更加让他痛不欲生的一个消息传来:王幼连也牺牲了……

  朱豫刚: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就知道我只能退役了。其实我一直想在部队发展,战斗结束以后,部队要保送我去军校去学习的。但是现在我哪儿都不去了,我就是一句话:“我就是要回。”当我做出这种承诺的时候,就应该去兑现。

002.jpg

朱豫刚为每位烈士插上国旗、摆上鲜花、敬上一壶酒

  1982年1月,朱豫刚离开了热爱的部队。为了让自己拥有兑现诺言的能力,朱豫刚拿起课本,埋头苦读,两年后终于考上了大学。带着录取通知,他奔波1000多公里,从湖南长沙赶到广西凭祥,来到牺牲的战友墓前。

  朱豫刚:那次,我买了两瓶桂林三花酒,买了一把香蕉,到站后,我一个人走了一二十公里的路,走到了烈士陵园。我给战友们把酒斟好,香蕉摆好,跟他们汇报回来这几年我是怎么做的,谈一谈感想。

003.png

长眠南疆的战友,是朱豫刚此生的重要牵挂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朱豫刚每年都要来看望长眠在南疆的战友,在此后的退役人生中,自己往前走的每一步路、获得的每一点收获,他都想让这些来不及亲身体验的战友们知道。

  朱豫刚:我每次去广西扫墓,有一句话是年年要讲的——“感恩你们让我能够活到今天,感谢你们为我挡了子弹。”我至少还活下来了,我结了婚,有了孩子,现在还有了孙辈,当了爷爷。

  1999年,朱豫刚在匠止烈士陵园里遇到了一位老母亲。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坐在儿子的墓碑前哭泣,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家长里短,她说年纪大了,这可能是唯一一次来看儿子了……朱豫刚一边安慰着老人,一边暗下决心,要为烈士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朱豫刚:我也在边上跟着哭,我抓着老母亲的手说:“老母亲,以后他们的墓我来扫,我来看他们。”从那天开始,每年我去了以后,肯定要看这位烈士。到后来我的经济条件好些了,我就买鲜花,在每个烈士碑前摆上一束,让整个烈士陵园充满活力。

004.jpg

2020年八一建军节,朱豫刚冒雨祭拜长眠在南疆的烈士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从为战友献上一束塑料花到一捧捧鲜花,从只给三四位战友扫墓,到祭奠广西多座烈士陵园的所有烈士,朱豫刚一步步实践着自己的诺言。他还每年到战友王幼连家中探望,替老人分忧解难,有时就算借钱,也要先帮他们渡过难关。很快,朱豫刚就发现,单凭他每个月几十元的收入,根本无法支撑自己兑现“战场之约”。于是,他想到了下海创业。1993年,朱豫刚辞掉了学校的工作,刚开始,开了一个杂货店,为了节省成本,他常常自己一个人起早贪黑去进货,拉着一辆借来的板车,从批发市场运送着近千斤的货品赶往汽车站,再转乘汽车回到店里。有时候,6岁的儿子朱恺也会跟他一起去,帮他推车。

005.jpg

朱豫刚走进校园和企事业单位,讲理想信念课

  创业路上有苦也有难,但朱豫刚从未被打倒过。有一次,朱豫刚拉的板车在大街上不小心蹭到了路人,对方不容分说,要他赔付几百元钱,这笔金额对当时的他来说,是几个月的收入。对方气势汹汹,推搡着朱豫刚,小朱恺在一旁被吓得哇哇大哭。

  朱豫刚:他说什么我都不做声。后来我跟我的孩子讲:“你一定要看这个社会的阳光面,看它的积极面,社会上总有好人,有坏人,我受点儿欺负没问题的,比起牺牲在广西的那些叔叔伯伯们,我强多了,至少我还好好活着。”

  多年以后,当儿子朱恺在电影《芳华》中,看到残疾军人刘峰转业后在自谋生路时受到的委屈,不由想到了父亲在刚创业时所经受的磨难和艰辛,已经30岁的他躲到电影院的卫生间里嚎啕大哭。

  朱豫刚:有一天,我和战友长辈一起吃饭的时候,朱恺端着酒杯过来给我们敬酒,他哭着讲了一句话:“当哪一天我的父亲走不动了,我将带着我的孩子继续替他走下去,去广西云南看望这些英烈。”当时我流着眼泪,但心里很欣慰。

  就这样,朱豫刚靠着当年在战场上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冲锋陷阵的劲头,从开办小百货店、经营服装,到后来从事汽车维修、开办公司和养殖园,生意越做越大。然而,由于肾脏当年在战场上受过伤,再加上创业以来总是透支身体,2001年,朱豫刚被查出患上肾脏恶性肿瘤,医生告诉他,做手术的话,不敢确定是否安全,如果不做手术,生命可能就只剩下1个月时间。想到一直照料的烈士母亲和跟着自己创业的退伍老兵,朱豫刚决定搏一把。手术前,他把同样当过兵的弟弟专门叫到身边,将自己放心不下的几件事一一嘱托。

  朱豫刚:我跟我弟弟交代了几点:第一,你要负责给王幼连的母亲养老送终。第二,我的孩子现在11岁,你要负责将他培养成人。如果能够当兵,就把他送到部队。第三,这么多退伍军人跟着我们,你一定要把这个企业保住,让这些退伍老兵有个归宿。最后一点,如果说我一个月活不过去,就把我的骨灰洒在广西的边防线上,就当我回家跟我的兄弟们团圆了。

  所幸的是,经过手术和高强度的化疗,朱豫刚战胜了病魔,再一次顽强地站了起来。两次经历生死,让他更加感恩生命。他一边扩大自己的事业,为更多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岗位,一边帮助更多的烈士家属和参战老兵。一位农村参战老兵慕名找到朱豫刚,原来,这位老兵的妻子患上脑膜瘤,急需手术,尽管他的经济并不宽裕,但他对朱豫刚说,自己不需要资助,只希望朱豫刚能帮他联络一些医疗资源。朱豫刚二话不说,立刻联系了长沙当地一家部队医院的脑神经外科主任,请求医院给予适当照顾。

  朱豫刚:我说:“石主任,麻烦你到门口接一下他。你站在门口接他,跟让他自己去住院部找你是两种不同的效果。接他,可以让他这样一个来自农村的老兵,在部队医院感受到一种温暖,给他战胜疾病的勇气,以及一种荣誉感、幸福感。”石主任说:“行,我站门口来接他。”

006.jpg

朱豫刚和战友一起探望烈士母亲

  随着创业成功,朱豫刚在经济方面更加宽裕,除了帮助有困难的退伍老兵,他还常年坚持照顾战友的父母和亲人,有些烈士并不是朱豫刚的战友,但当他听说这些烈士的亲属有困难时,他都会慷慨解囊,及时送去温暖。

  朱豫刚:我们湖南省新邵县有一个家庭,家里有两个烈士,哥哥和妹妹都牺牲了,他们的父亲听到消息后一夜之间白了头。每次我们去他家里面,老父亲都拉着我的手,眼睛里含着泪,老母亲坐在边上一言不发。有时候看到这种场景,我很痛心,我们只能不断地去他们家看望慰问,不断地代表他的儿子去尽点儿孝心。

  《战友之歌》是朱豫刚与战友侯志国、皮志坚、陆会荣在一起时经常唱的一首歌,这些年,他们每年都要一起前往南疆烈士陵园祭扫,去烈士家中看望老人。如今,这份深厚的战友情谊将越来越多的人召集到一起,汇聚起关爱英烈和尊崇军人的强大力量。

  朱豫刚:对这些牺牲的烈士,对我们的军人,如果你不尊崇他,不关心他,不爱护他,以后下一场战争来临,谁来保护我们这个国家?只要我们社会高度地重视、关怀这些烈士、烈军属,关怀烈士的亲人,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我们这个国家就会越来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