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庭清:劳动是天底下最光荣的事

  央广网遂川10月14日消息(记者王一凡 通讯员罗威 金萍萍 刘祖刚)作为退役军人,他退伍不褪色,把军人坚毅、忠诚、担当、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带回了农村;作为一线劳动者,他扎根农村,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带领村民奔小康;作为基层党员,他示范引领,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架起了党与群众交融的“民心桥”;他,就是10月12日刚刚当选的江西省劳动模范,遂川县碧洲镇良岗村村民梁庭清。

  在退伍转业后的十几个年头里,他主动出列,搞产业,带富了群众口袋;搞建设,带动了村庄发展;搞村干,带好了村风民风;搞防疫,带强了安全保障。在他的影响带领下,良岗村由过去的落后村向先进村转变,村庄面貌日新月异,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愿当产业发展的领路人

  谁曾想,过去的良岗村可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落后村。2010年人均年收入低于2300元,2011年确定为江西省“十二五”贫困村,是全省脱贫攻坚村之一。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梁庭清身上有一股敢闯敢试、敢打硬仗的劲头。回村后,他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像打仗冲锋在前一样,努力成为一名走在前列的创业青年,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做点贡献。

  梁庭清先后跑过运输,经销过农副产品,但都没赚到多少钱,甚至还赔过本。但军人出身的他从不气馁,始终迸发出拼搏向上的精、气、神。2010年,他多方筹资创办了良种猪场,经过几年摸索后,逐步走上了正轨。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有福。”秉承着这一观念,梁庭清牵头成立了全镇首家生猪养殖合作社,吸纳了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仅此一项,就让他们年均增收近万元。

  良岗村虽然土地较多,可都还是荒山。由于缺乏技术,传统农业收益太低,村民纷纷外出务工,土地撂荒严重,全村集体经济收入仅0.21万元。

  2017年初,村党支部做出决定:流转村委会周边200亩土地,以种植荷花为主,再辅以井冈蜜柚、蔬菜、西瓜等经济作物,打造集果蔬种植、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

  为打消大家顾虑,村里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前往外地参观学习。基地建成后,通过发包或者分包,给有经验、有实力的企业和公司统一管理经营。

  通过培育一批党员能人大户、创建一批“党”字号产业示范基地、组建一批产业专业合作组织的“三个一”,良岗村已成立由党员领头的井冈蜜柚、蔬菜、荷花种植等合作社4个,建成井冈蜜柚基地400亩,高标准茶园面积近500亩,吸收带动5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愿当美丽乡村建设的带头人

  “良岗良岗、一条枯岗,山上林少、地下无矿,路似小肠、水似浑汤,鸟懒飞临、遍地土房,青年跑光、田地撂荒”。过去的良岗,是一个死气沉沉,蓬头垢面的空心村、落后村,低矮的泥坯房,弯曲、狭窄的村道,陌生人初到这里,若无村民引路,就像闯入了八卦阵,让人晕头转向。

  如今,走进良岗,有融合党建文化、廉政文化的广场,有江南园林风格的假山公园,有历史悠久的廉泉井,有浓郁宗族文化的良岗文化礼堂,还有书声琅琅的农村书社。漫步其间,犹如置身一幅清新秀丽的画卷之中:绿树掩映下的村落静谧闲适,粉刷一新的房屋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的道路逶迤延展,清澈见底的堰塘镶嵌其间。这一切,少不了梁庭清倾注的血汗。

  作为村民理事会的一员,梁庭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4年开始,他和村组干部、理事会成员一起,因地制宜,制定了“三纵四横”的村庄规划,通过拆除破屋烂舍,改水改厕改路,加强垃圾处理,扶持产业发展等措施,良岗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户户通自来水、家家上卫生厕的目标,极大的改善了人居环境。

  步入良岗,水面洁净清澈见底,环村皆山满目苍翠,蓝瓦白墙的村落透着江南农村的灵秀,空气清新,风景宜人,这个小村落也被评为江西省水生态文明村、江西省宜居村庄、江西省文明村镇。

  愿当村民的贴心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如果不帮群众干实事,解决实际问题,老百姓就会戳脊梁骨”,梁庭清如是说。

  村里台上的通组公路坑坑洼洼出行困难,成了村民致富的“拦路虎”。“自己的家业自己创、自己的家园自己建”,梁庭清积极协助村组干部入户做群众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动员群众出资出工出劳投入道路修建。“就算没项目,也要把路修好”,凭着一股真心为群众办实事、谋发展的劲,良岗村不等不靠,在没有任何项目支持的情况下,群众集资开展通组公路建设。

  服务乡里如此热心拼命,也使得梁庭清疏忽了对家庭的照顾。

  在一次夜访中,梁庭清接到妻子电话,儿子发烧了,妻子又在镇上负责电信所的工作,因此脱不开身。那一刹那,梁庭清没多想就说:“你先送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我在老表家里,有事”,就这样挂断了电话。事后,妻子好久都不理睬他。

  为了村庄发展,梁庭清不知放弃了多少休息日;又有多少回,面对家人的怨气,强将委屈往肚里咽;还有多少次亲人生病,但因工作而不能前去陪护,只能打个电话以示关怀……也正因如此,家人们看到了村庄日新月异的变化,看到了群众亲人般的眼神,慢慢开始理解他,转而全力支持他的家乡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