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在“第二战场”——四位退役军人谈自己的就业创业经历

res01_attpic_brief.jpg

左上至下:蔡海林、郝红林、邓 洪、贾树林

(图片由作者提供,制图:扈硕)

  在“红土地”播种绿色希望

  ■蔡海林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出生在江苏省洪泽县,20岁参军入伍。回家探亲时,我总能在高速路上看到邻县盱眙县“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的指示牌,一直想去参观却未能如愿。2016年,我脱下军装,走上创业之路,终于在翌年深秋踏上这片“红土地”。

  走进纪念馆,我看到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当年在这里浴血奋战,同时开展大生产运动,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而如今,这里的农村经济依然落后,仍是江苏省重点扶贫对象。后来,我了解到当地大量土地正待流转,稻虾共作等本地特色项目大有前景。于是,我决定自己的创业之路就从黄花塘起步,像当年的新四军老前辈那样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在人生的后半程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说干就干。接下来的几个月,我拉上几个志同道合的战友,多次到黄花塘镇芦沟村调研、洽谈。去年1月,老营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立,规划稻虾共作、荷虾共生、稻鸭共生、菌菇种植等项目;2月,流转芦沟村9个小组共2400亩土地;3月,招聘当地农民,开工建设。

  正当我们信心满怀,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时,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门外汉”,困难和考验接踵而来,资金筹集、技术人员招募、团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样样都不容易。幸运的是,盱眙县委得知我们“起步难”的困境后给予大力帮扶,分管副县长多次到公司了解情况,帮我们联系到菌菇栽培技术先进的云南考察学习,镇政府多方协调,完善了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遇到农业生产上的棘手难题,芦沟村村委会安排种养殖能手到田间做指导老师,帮助生产有序展开。

  进入盛夏,荷塘里的莲蓬大丰收,销路问题却再度让我犯起愁来。无奈之下我们多方求助,没想到得到“娘家人”淮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积极响应,他们联系多个市县的大型超市帮我们义务推销,多家超市负责人也予以支持,短短一周时间莲蓬的销售额达到6万余元。此外,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推荐下,公司生产的大米走进了淮安市机关、学校的饭堂和大型超市,并在去年10月参加了省级机关食堂消费扶贫产销对接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近2年的努力,公司的稻虾共作、荷虾共生、稻鸭共生等项目已初见成效,品牌开始叫响。此外,结合黄花塘美丽乡村建设,公司还在这里建设了水稻公园和荷花花海基地,主题为“光明之路”的重温新四军革命历程红色旅游项目也在酝酿之中。今年,公司还成为首批“淮安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示范基地”,吸引了很多退役军人的关注,有来学习种养殖技术的,也有来咨询加盟的,都得到我们的热情接待,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如今,在团队的努力下,芦沟村旧貌换新颜,村庄美了,游客多了,群众腰包鼓了。这一切都让我觉得,风里雨里苦是苦,但我们团队的目标不会变,那就是在“红土地”上播种绿色希望,带领群众奔小康。

  (李弘非整理)


  相信组织,相信自己

  ■郝红林

  1999年,我怀揣着从军报国的梦想,从家乡山东省东明县入伍来到苏北的“百将团”。16年间,我从一名新兵成长为连队骨干,先后担任过文书、班长、代理排长、会计兼司务长等职,3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优秀带兵骨干和优秀士兵。

  2015年,服役期满的我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像一些战友那样拿着退役金去沿海城市打拼,还是回到家乡照顾双亲。我想先了解一下基本情况,就和东明县军人退役安置办取得联系,得知退役回乡安置时,会以原始档案为依据,审核档案要件、服役年限和立功受奖等信息确认档案积分,并由我本人对档案积分和排名进行签字确认,作为参加公开选岗的排序依据。

  之后,我开始积极准备文化考试,最终以文化考试第一名、综合成绩第一名进行优先选岗。起初,我还担心会不会存在好单位别人已经事先“打过招呼”的情况,小心翼翼地问安置办工作人员“哪些岗位不能选?”结果工作人员告诉我:“你是最先选的,想选哪个选哪个,而且安置单位都是张榜公示的,全程公开、公平、公正。”

  听到这句话后,我知道自己出了“洋相”,不过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之后我选择了东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上班第一天,局领导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别紧张,以后这就是你的单位了。”这句话安抚了我紧张的心情,也坚定了我努力工作的信心。

  从军营初入社会的我,工作之初一直在慢慢摸索。那年大年初二的早上,在单位值班的我接到电话,一个路口有一处盖板被车压断掉入排水沟内,可能会产生交通安全隐患。我立刻叫上另外两个值班同事去处理,可他们却说:“马上就该换班了,让下一班人去吧。”我作为一名老兵的血气立刻冲上脑门,险情就是命令,哪能有半点耽搁?但转念一想,凭我一个人也搬不动盖板。我只能先压住火气,笑呵呵地对同事说:“咱们去那边处理完了刚好顺路回家,还能提前一会下班呢。”就这样,我们三个人冒着寒风处理了险情,确保了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这件事让我不禁感慨,地方不是军队,工作起来要讲究方式方法。

  虽然我有一股子敢打敢冲的拼劲,但很多不熟悉的业务还要靠同事指点,他们也在工作和生活上都对我给予热情帮助。局领导了解到我的妻子没有正式工作、家庭生活有些困难后,协调有关部门安排妻子参加了餐饮培训,帮她开了一家小吃店,缓解了我们家的困境。同时,局里还联系学校办理了孩子的转学事宜。这些无微不至的关怀,都给我注入了巨大的工作动力。

  有了安稳的家庭做后盾,有了领导同事支持帮带,我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不断进取,目前已经独立制作局里的党建新媒体文稿120余篇,完成归档党建资料60余卷,被评为东明县“优秀共产党员”。这一切都得益于公开、公平、公正的退役士兵选岗安置政策,得益于组织上对退役军人的关心关怀,我始终心怀感恩之心。今后,我一定会继续发扬军人的优良作风,在新的岗位取得新的成绩。

  (黄涛、本报特约记者熊永岭整理)


  为企业烙上“绿色”印记

  ■邓 洪

  1992年,我从四川农村考入空军第二飞行学院,后来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教。服役期间,我曾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13年,我从部队退役。在家人的建议和支持下,我在成都郫县团结镇收购了一个濒临倒闭的不到3000平方米的铁皮棚门厂。那时,行业不景气,市场竞争激烈,员工工作热情也不高。为了加强管理,经验不足的我每天耗费大量时间用在教育引导和解决各类遗留问题上,企业发展并不顺畅。

  管理如行舟,不进则退。陷入困境的我几经思考,翻阅相关书籍,发现现代企业管理其实借鉴了很多军队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军队抓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建设的经验,其实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精髓。这无疑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我意识到,一个好的企业就像一支军队,对于在军营历练过多年的我来说,部队管理经验就是我管理工厂的优势。我要做的,就是把部队作风、军人品质引入企业,给企业烙上“绿色”的印记。

  自此,我在企业制定了各种军事化管理制度。新员工入职要参加军训,站军姿、走正步、练队列、喊口令,以此规范员工的仪表姿态,磨炼他们的意志力,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和执行力。各个车间严格执行规范的标准,设施、设备规划合理,放置有序,标识、标注规范醒目……几年来,军人作风已经沉淀为企业文化,党和部队教育培养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也让我这个“半路出家”的管理者带领企业走出了一条越来越宽阔的发展之路。

  但我心中的“绿色”企业不止于此。在公司发展壮大的同时,我从未忘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虽然离开部队多年,我始终想念战友,想念部队,总想为部队建设作些贡献。这些年,公司始终向退役军人敞开大门,先后招录退役军人100余人,为他们提供就业成长绿色通道。创业致富之余,我们也不忘积极回报社会。中江县青云村有一位86岁高龄的王道秀老人,家境贫寒,小儿子又身患残疾,两个儿子都未能娶妻,一家子还住在破旧的土坯房里。我从当地政府了解到他们家的困难后,资助老人修缮房屋,帮助一家人走出困境,渡过难关。这两年,德阳市和中江县先后授予我“脱贫攻坚奉献奖”,勉励我一如既往地热心公益,奉献爱心。

  今年7月,我被评为四川省退役军人“最具责任感就业创业之星”。对我来说,这不仅是一份老兵的情怀,也是一个企业家肩负的社会责任,更是我对党和军队培养的回报。当兵保家卫国是我儿时的梦想,虽然如今已经退役了,但军人的情怀和担当不能忘,为人民服务的誓言不能忘,对战友们的情谊不能忘。秉持这份初心,我将引领企业开拓进取,勇立潮头,再立新功。

  (舒羽泉、本报特约记者孙绍建整理)


  退役士兵“变身记”

  ■贾树林

  2013年,18岁的我从老家山东聊城入伍,在黑龙江省军区某部边防巡逻艇大队服役,当过机电班长,2018年9月退伍返乡。

  回到家乡后,我原以为自己在部队经受过历练,当过班长,在人生“第二战场”可以大展身手,但现实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

  我第一次面试,是去一家酒店应聘酒店管理工作。刚走进经理办公室,我先向他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你是来应聘的?”经理头也不抬地问,“什么学历?有工作经验吗?”

  “报告,我曾在部队服役5年!”初离军营的我还习惯性地保持着军人特有的交流方式。

  “服役5年怎么了?在我们酒店工作是需要学历、工作经验和技术的!”

  看到经理这样的态度,我没有对自己的能力做更多的介绍,转身走出了他的办公室。就这样,我的第一次应聘草草收场。之后我又连续去了几家单位应聘,招聘单位要么说我学历不够,要么认为我没有技术专长,结果大同小异。

  学历和技术成了我找工作的最大障碍,那段时间我的内心无比沮丧。无奈之下,我选择当了一名外卖骑手,每天风餐露宿、日晒雨淋,还不时受到商家的为难和客户的挑剔。但为了生活,我不能就此放弃。

  不久后,我接到聊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通知,说国家为帮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出台了政策,退役士兵可以免费上大学。我赶紧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咨询,原来2017年5月山东省印发了《关于做好全省退役士兵安置和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当年就首次开展了退役士兵单独招生免费教育试点计划,让退伍返乡的士兵们能够接受优质的职业教育,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而且山东省有几十所高职院校可以选择,就读期间免除学费、住宿费,每人每月还按400元的标准给予生活补助,补助期限为3年,毕业时取得全日制大专学历证书。同时,学校采取的是弹性学习制度,可以边工作边学习。

  2018年年底,我如愿以偿地拿到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现在的我一边工作一边上学,在丰富阅历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技能。前不久,我成功应聘上了美团业务经理,完成从一名“蓝领”向“白领”的转变。最近,我还主动联系本地退役军人就业培训部门,为他们义务当起退役军人就业政策宣讲员,利用各种机会向退役战友宣传国家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他们就业提供参考。

  听说,现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又推出了新的举措,设立了聊城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会客厅,为全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完备的基础设施,水、网、电、暖全域无偿提供,还聘请创业导师进行辅导讲课和政策咨询,为我们就业创业提供了一个温馨港湾。

  我想,退役军人的春天真的来了。

  (黄涛、本报特约记者熊永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