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萧山区:举办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活动

英雄不朽,先锋永续。10月24日上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举行“萧山籍抗美援朝老兵从‘历史功臣’到‘时代先锋’的荣光之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活动。

活动伊始,区人武部负责人发表致辞。他回顾75年前,1157名萧山儿女怀揣保家卫国的赤诚,在异国他乡的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壮举,强调新时代更应铭记英雄、传承红色基因,让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生。随后,视频《铭记·前行》通过历史影像、老照片、人物采访等形式,再现萧山儿女在抗美援朝中的英勇壮举。

在对话环节,抗美援朝老兵、子女、孙辈三代同台,深情讲述英雄精神如何在和平年代的平凡岗位上继续书写不平凡的故事。

陈汉范,今年89岁,1951年,当抗美援朝的号角吹响,陈汉范怕家里不同意,瞒着家人报名,却没想收到父亲“为国尽忠即是大孝”的家书。正是这句话,照亮他的一生。2023年,他与妻子共同办理遗体捐献登记,践行“同厢会”102位老战友“活着为人民,走了也为医学尽最后心力”的约定。

人民教师黄利文的公公彭汉松是一位曾参加抗美援朝的老兵。年少时目睹家园被侵的经历,让他坚定“没有国,哪有家”的信念,并毅然投笔从戎,他将“认真”二字融入骨血,凡事钻研、热心奉献。在黄利文40年教育生涯中,这样脚踏实地、认真严谨的品格如种子般播撒进更多孩子的心里。

宁围街道人武部部长赵利培是抗美援朝老兵赵观林的外孙。如今外公已百岁高龄,许多事记不清,却能脱口而出当年的部队番号和数位战友的姓名。这份刻进骨子里的信仰,亦成为赵利培努力工作的精神源泉。如今,他在宁围街道服务1220名退役军人。他说:“外公守护的‘阵地’,我们这代人要接过来守好。”

兵之初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王欢江,因未能在一位老兵离世前采集到影像资料而感到遗憾,自此发起“与时间赛跑”拍摄计划。至今,团队已记录106位萧山籍抗美援朝老兵的故事,视频播放超1.11亿次。“他们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王欢江说,“把萧山尚在人世的抗美援朝老兵的英雄故事记录下来,也是把抗美援朝的伟大精神留存下来。”

现场为12家单位颁发“关爱老兵 致敬英雄志愿服务先进单位”证书,向区教育局、驻萧部队等6家单位和少先队员、优秀青年代表赠送《萧然烽骨》图册。抗美援朝老兵代表将75米题词长卷和106名老兵亲笔签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旗捐赠给区退役军人荣耀馆。

活动最后,当《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旋律响起,9位平均年龄超90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湿了眼眶,一种深沉而澎湃的感动在每个人的心中涌起。活动为老兵代表送上106名萧山籍抗美援朝老兵的全家福相册。全场再次唱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激昂的歌声里,是对英雄的致敬,更是对精神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