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华安:此心安处是吾乡——一个苏区县的拥军密码

坐落于福建省漳州市西北部的华安县,素有“北溪明珠”之美誉,更是一片浸染革命热血的土地。1932年,毛泽东率领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点燃了闽西南革命的熊熊烈火。华安人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投身红军、赤卫队与游击队者近千人,其中200余人英勇牺牲,至今仍有60个老区村铭刻着那段烽火岁月的印记。2013年,华安被确认为“原中央苏区县”;2025年,官古村与邦都村入选“福建中央红军村”。红色基因已深深融入这片土地的每一寸肌理。

在这片英雄辈出的热土上,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不仅是光荣传统,更成为一种血脉中的自觉。从革命年代群众舍生忘死掩护红军,到新时代军地合力推动融合发展,华安军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让双拥的金字招牌愈发熠熠生辉。

国防是共同课题

忆苦思甜,赓续传统。今年国庆前夕,华安县委书记带领县四套班子领导来到五峰山战斗遗址展示馆参观见学,与广大干部一同品尝红米饭、南瓜汤,开展特色国防教育活动。华安县领导认为国防是共同课题,县领导首先要带头做好国防工作。为此,他们每年在科级干部和青年干部培训班中增设国防教育课程,推动国防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让国防的意识在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

老兵宣讲团、国防教育讲师团等志愿服务团队也是华安县一大创新工作。这些志愿团队由当地优秀退役军人组成,已深入学校、乡村、军营开展宣讲25场,覆盖超6000人次。华安还积极拓展国防教育形式,结合红色遗址纪念馆参观、军营开放日、军事体验营等活动,增强全民参与感与国防观念。

以手模为契,存记忆、传荣耀、颂华诞。建党百年之际,华安县利用一周时间,为20位党龄超过50年的老党员(其中老兵10名)留下手模印记。包括为他们拍一张红色主题照、收集整理事迹、录音录像等方式,让老党员在留下印记的同时感受不一样的国防情怀。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革命前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今天幸福的生活!“参战老兵邹银汉道出了多年的感悟。

此外,华安县因地制宜,发挥少数民族特色优势,助力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发展畲族风情旅游,带动乡亲走上致富之路,实现国防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

尊崇,是看得见的温度

“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这是华安县始终秉持的庄严承诺。近年来,华安县委、县政府将送立功喜报作为荣誉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创新形式、提升规格,让尊崇之光洒进每一位军人家庭。

2023年与2024年,华安县委书记、县长亲自带队,为连续两年荣立二等功和获得二级表彰的现役军人林裕昌家庭送上喜报。锣鼓喧天,舞狮欢腾,功臣的花车巡游乡里,绶带与红花映衬着军属欣慰的笑容。2024年,现役军人李鸿凯荣立三等功,恰逢新婚,双喜临门之际,军地领导再次登门送喜报,掀起新一轮“崇尚英雄、关爱军属”的热潮。

送喜报活动不仅在县级层面高规格推进,乡镇与村居主要领导也亲临每一份喜报送达现场,这已成为漳州市双拥工作的一大亮点。据统计,近五年来,华安县累计开展送喜报活动40余场,发放慰问金5万余元,其中有特色、有亮点的活动达10余场。

除了营造尊崇仪式感,华安还重视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抚政策的落实。自2019年以来,全县共接收安置21名转业军士,满意率、安置率100%;发放各类优抚金、义务兵优待金近7800万元,组织重点优抚对象免费体检1239人次,与10家企业签约推出最高5.3折优待项目,打造广电收视优惠、银龄安康保险等暖心工程。2023年,华安成立全县首家企业退役军人服务站,推动服务保障向基层延伸,让尊崇可感、可及、可依。

双拥是“双向奔赴”

办实事、抓落实、创品牌、促提升——华安双拥工作既注重“硬投入”,也看重“软服务”。华安驻军虽不多,但只要涉及部队的事,县委、县政府总是第一时间响应解决。县住建局投入96万元改造县人武部营房,公安局支持武警中队建设政治文化墙,卫健局开展送心理健康进军营活动,退役军人事务局、法院、司法局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红十字会为官兵培训急救技能……仅近几年,华安就投入1500余万元支持部队建设,持续改善官兵的生活与训练条件。

驻军部队积极投身军民共建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学雷锋、植树造林、学生军训、无偿献血等活动,提升“军代表”形象,改进“兵样子”。自觉参与双拥模范县创建、文明县城创建、志愿服务等工作,争做地方经济建设的排头兵,以实际行动营造军政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良好氛围。

驻训部队亦用实际行动反哺第二故乡的深情厚谊。今年“八一”期间,二郎山劲旅歌咏比赛在华安正兴学校举行。一首首嘹亮战歌响彻北溪两岸,一次次精彩演唱打动万千人心,这不仅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更彰显了军民鱼水情的时代内涵,展现出华安社会化拥军的丰硕成果。

拥军暖流,亦涌动在金融支持的第一线。今年9月,华安农信联社正式推出“拥军贷”,首批授信额度达1000万元。该产品专为退役军人量身定制,具有额度高、期限长、利率优、用途广等特点,以实实在在的金融服务,为退役军人创业就业铺就暖心之路。

此外,华安全县建成113个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沙建镇、仙都镇服务站获评省级“五有”先进。2025年,华安创新打造“零工市场军人驿站”,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协同”模式,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

“零退兵”的华安密码

“连续53年无责任退兵”——这是一项令人肃然起敬的纪录,更是华安兵员质量的生动写照。每年征兵季,华安适龄青年报名人数均达到任务数的5倍以上,大学毕业生比例持续攀升。2024年,县人武部荣获“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25年,由县长参与录制的征兵宣传视频,被福建省征兵办评为优秀视频。

成绩的背后,是一套严谨细致的征兵闭环机制:从建档立卡摸清底数到“七走到”政治考核,从量化评分精准定兵到“四个联系”跟踪回访,确保了征兵工作的良性循环。

2020年,一名新兵因不适应部队生活多次申请离队,县人武部联合其家属与女友奔赴军营,通过多方劝导帮助他重拾信心。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责任担当,正是华安实现半个世纪“零退兵”的坚实根基。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像首歌……”今年9月13日晚,华安县举办了2025年国防教育暨迎老兵送新兵文艺晚会,首次邀请军营民谣创始人小曾助力,别开生面的新兵与老兵拉歌较量,吸引了近万人参与和观看。“全县父老乡亲都来为我们送行,我倍感鼓舞。到部队后一定刻苦训练,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军人!”新兵邹淑伟在现场激动地表示。

“你服役,我服务;你安心入伍,家里有我们——这是华安的承诺,更是华安的行动。只要是军人军属的事,华安始终一路绿灯。今年9月22日,华安县专门为一名随军家属召开专场选岗会,这在漳州尚属首例。实实在在的优待、温暖人心的尊崇,让荣誉落到实处、服务贯穿全程。每年入伍的适龄青年成倍增长,今年更远超任务数6倍,全社会营造出“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浓厚氛围。

这样充满荣光的迎老送新仪式,如同一颗尊崇的种子,悄然播撒在新兵的心田;待他们戎装归来,这份尊崇便化作了尊重的果实,灼灼其华。与此同时,“零退兵”的佳话,也在华安的土地上口口相传,蔚然成风。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启航。从毛泽东笔下“风展红旗如画”的革命热土,到新时代“爱我人民爱我军”的双拥高地,华安军民正以苏区精神为火炬,以创新实践为风帆,继续书写军政军民团结的壮丽篇章,让双拥之花在北溪两岸绽放得更加灿烂。(文/王云龙、戴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