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城:以“档案+”激活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新动能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围绕“切实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的目标,打造“一码档先”档案服务管理品牌,创新构建“档案+”工作机制,激活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新动能。
一码归档,推动档案资源集群成势。以退役军人人事档案为基准,将退役年份、所属镇街、身份类别、排列顺序等关键数据要素按组编码,实现人事档案和服务档案从分散归档到统筹归档,加强各业务事项及数据之间的结构化和关联化程度。建立以退役军人人事档案编码为基础、可灵活调用的档案资源体系,将归档工作融入业务流程,成为日常工作运转的一部分,使档案资源不再依赖集中归集,通过一码归档和数据共享提高档案管理利用的覆盖面、使用率和办结率。
数字赋能,牵引业务工作质效提升。围绕退役军人返乡报到“一件事”,探索档案工作全面融入数字化政府建设,将多个关联的退役军人服务“单项事”整合为“一件事”。按照填报字段编制《系统信息申报操作指南》,制定归档清单和归档路径,将办理涉及的流程、资料内嵌于业务系统,增强业务办理到归档管理的全流程衔接,完成电子签章推广应用,实现电子文件自动归档、全流程留痕和全链条跟踪。围绕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完善退役军人档案信息分析流程,从安置方式、学历、年龄、军种、职级、专业特长和求职意向等细分信息数据,分门别类建立不同就业人员的就业信息档案,为退役军人精准获取就业支持、创业支持、技能培训和学历提升等服务创造条件。
思政嵌融,挖掘红色档案育人功能。打造精品展陈,在荣誉室集中展示声像、照片、证章、实物、模型等红色档案3026件,开展红色文化体验、红色电影展播,讲活讲透展品和事迹背后的红色故事。加强红色档案编研,编印《光照千秋》《老兵永远跟党走》《孔孟之乡英烈谱》等红色读物,整理挖掘老兵的战斗经历和英勇事迹,录制“口述历史”纪录片、红色思政课程、思政微课,举办“永恒的誓言 不变的初心”档案展,开展红色档案赋能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专题调研。抓好红色宣讲队伍建设,发挥军休干部红色宣讲团、军休关工委、戎曜志愿服务队的示范作用,推出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使红色档案资源融入“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形式内容不断创新、更加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