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退役军人在乡村振兴新战场勇当先锋
昔日沙场铸忠魂,今朝沃野谱新篇!八一建军节前夕,笔者深入八桂田野,聚焦一支用军魂书写乡村振兴的特殊队伍——由退役军人组成的“兵头雁”群体。自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启动“千雁万群”头雁培育工程以来,八桂大地已培育出2100名国家级“头雁”,其中,身着迷彩绿蜕变为产业领头雁的退役军人,正以战地指挥官的魄力重构乡村产业版图:他们将军事战术转化为市场攻略,用野战训练的毅力攻克技术难关,把部队管理经验升级为乡村治理模式,在田间地头开辟出一条条特色鲜明的振兴之路。这支从保家卫国转战富民兴村的先锋队,用实际行动续写着新时代的铿锵战歌!
生态茶园里的“豆茶共生”创新者
退役军人罗述长2012年退役后回到家乡贺州市昭平县,创办鹊鸣春茶业有限公司。他秉承军人严谨务实的作风,坚守品质底线,打造“零化学除草剂、物理防虫”的生态茶园。2018年,其有机茶产品赢得中国航空集团超千万元采购订单。公司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年支付劳务工资超280万元,成功带动3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并为4个村集体经济实现年分红共15万元。
2023年,罗述长作为“头雁”项目学员赴华南农业大学学习。培训中,“大豆固氮养地”技术启发了他。结业后,他立即在公司茶园试点“茶豆间作”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利用大豆固氮作用有效滋养茶园土壤,延长了茶叶采摘期,每亩可额外收获100—150公斤大豆,增收300余元,同时减少肥料和人工投入约1000元,为传统茶产业注入了科技新动能。罗述长还牵头成立戎彩退伍军人就业创业协会吸引近百名退役军人扎根乡村,共同创业。
石漠化山区闯出循环经济“新丝路”
面对隆林各族自治县石漠化治理难题,退役军人刘春强于2019年成立隆林盛业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勇挑桑蚕产业发展重担。他带头示范,流转土地种桑,聘请专家指导村民,并重点扶持村民杨德宗管理100亩桑园(当年即获37万元收入),有效消除了群众顾虑。
通过选育良种、合理密植、推广自动化生产线等措施,刘春强推动公司桑园面积在两年多内从265亩迅速扩展至3580亩,建成现代化蚕房119座,带动专业养殖户23户。2021年,核心基地猴场村蚕茧产量达44840公斤,销售额273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560元。
参加2022年广西“头雁”项目后,刘春强在产业导师支持下,聚焦桑蚕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他成功开展蚕沙生产有机肥、桑枝栽培食用菌、桑枝加工饲料等综合利用技术试验与推广,基地年增经济收益近20万元,为养殖户节约肥料农资成本近10万元。他进一步延伸产业链,配套建设“蚕羊兼养”示范基地,建成年出栏3800头的隆林黑山羊保种繁育基地,在石漠化山区成功探索出一条绿色循环的产业“新丝路”。
反季节小龙虾助力“稳粮增收”
退役军人晏志新创立的广西珠玥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广西独特气候优势,创新研发“浅围沟稻虾生态养殖新模式”(围沟深60厘米,面积≤稻田10%),成功实现小龙虾反季节(冬季)错峰上市,价格可达旺季2倍以上。
该模式有效解决了广西连片稻田因高差大、传统围沟模式占用种稻面积过多的问题,保障了粮食生产:高产田双季稻不减产,中低产田单造亩产提升至400公斤以上。同时,模式改造成本低(约1000元/亩,降幅超50%),不破坏耕作层且保水性好,易于推广。通过精准对接水稻晒田期与小龙虾繁育期,并充分利用冬闲田开展冬季养殖(10月放苗,2月底上市),显著提升了土地效益。
目前,珠玥公司在上林县发展稻虾共作4000余亩,在自治区内带动贵港、百色、玉林等地发展7500亩,实现亩产小龙虾150公斤、有机稻300公斤,总产值突破亿元。项目创造稳定就业岗位50个,通过股权量化带动688户脱贫户增收,吸引10个脱贫村集体入股(每村年收益3.6万元),并吸纳8名退役军人加入创业团队。晏志新本人荣登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光荣榜,获评南宁市劳动模范。
“鹧鸪叔叔”的电商致富经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谢珺于2021年投资鹧鸪养殖。创业初期曾因保温技术不足导致雏鸟大量死亡。在当地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协调下,广东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专家驻场指导,成功攻克关键技术难关。如今,其养殖基地年出栏鹧鸪达35万羽,并组建了以当地畜牧技术员和脱贫户为骨干的专业养殖团队。
参加2024年“头雁”项目培训后,谢珺积极采纳华南农业大学专家的技术建议,优化饲料精准配比和科学养殖密度,制定标准化操作手册。他敏锐把握市场机遇,组建两支电商团队,成功将鹧鸪产品打入广州、深圳、上海等大城市。秋冬销售旺季日销量超2000羽,单日销售额最高突破10万元。谢珺还善用新媒体,以“鹧鸪叔叔”的亲切形象进行直播推广,有效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头雁领航,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从昭平县的生态茶园创新,到隆林县石漠化山区的循环经济探索;从上林县稻虾共作的稳粮增收模式,再到特色鹧鸪养殖的电商突围,以罗述长、刘春强、晏志新、谢珺以及田阳区黄保壮、隆林县万小国、马山县徐秀能、蒙山县陈斌新、靖西市魏元剑、贺州市唐树中、藤县刘译文等为代表的广西退役军人“兵头雁”,正活跃在乡村振兴的最前沿。
他们传承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将部队锤炼的战术思维应用于市场开拓和技术升级,以攻坚克难的勇气担当,引领一方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他们不仅自身创业成功,更通过产业带动就业、促进增收、助力脱贫,有效激发了乡村内生动力。这支“兵头雁”队伍,已成为广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重要力量,在八桂大地的广阔田野上,带领乡亲们奋力绘就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文/谢青夏 、刘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