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红色宣讲进乡村 薪火传承润民心

“1941年2月15日,方瑛组织全部火力,3次突围,成功将200名皖南干部、战士转移至安全地带,他却来不及撤出战斗,不幸中弹,壮烈牺牲……”盛夏时节,安徽省池州烈士陵园讲解员胡文婷来到贵池区墩上街道团结村,为党员干部、社区居民讲述抗战英雄方瑛烈士的故事,不少听众听完,眼中噙满泪花。

“战争年代,仅皖南山区就涌现出2200多名革命烈士。他们冲锋陷阵,舍生忘死,为国捐躯的壮举感天动地。”池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工作负责人介绍,“把红色课堂设在田间地头,让红色宣讲走进千家万户,是我们挖掘红色资源开展‘六进’宣讲活动的一个缩影。”

为把红色故事传到广大干群心坎上,让红色宣讲不仅“活起来”更要“火起来”,池州市充分发挥本土红色资源优势,创新探索“红色地标寻访+红色故事分享+红色宣讲转化”模式,依托全市687处革命遗址、红色场馆等开展红色宣讲。

2023年5月,“红耀池城宣讲团”成立,下设功臣模范宣讲队、英烈后人宣讲队、英烈荣光讲解队和星火传承宣讲队4支宣讲小分队,成员包括英雄模范、英烈后代、参战老兵、青少年学生等。随着国防教育日临近,红色教育活动如火如荼,宣讲团各支小分队也愈发忙碌。

团结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汪令友深有感触地说:“今天的红色宣讲,触动人心、令人感动!为我们团结村带来了一场厚重的精神洗礼。”

此次“六进”宣讲之“进乡村”活动,既是“红耀池城宣讲团”深入基层弘扬英烈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池州市拓展红色教育阵地、提升英烈褒扬工作质效的有力举措。今年以来,池州市组织各类红色宣讲活动230余场次,覆盖受众15万余人,在全社会持续营造爱党爱国爱军的浓厚氛围。下一步,池州市将继续深挖红色文化资源,组织更多红色教育活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