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沈北新区:为11位90岁以上老兵“上门义诊”
“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区中心医院组建医疗队,走进11位90岁以上老兵家中,用专业与敬意守护这些英雄的暮年。
听诊器下的历史回响: 每一次诊断都是与岁月的对话
在黄家街道97岁的何明全老人家中,医疗团队正全神贯注地进行着各项检查。超声科医生仔细探查后轻声说:“胆总管宽,需排除异常。”随后,心电科医生也给出诊断:“心电图显示房颤伴心肌缺血,建议药物调整……”专业的诊断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清晰回荡,让人不禁联想到老人在战火纷飞年代英勇奋战的身影。
道义街道的百岁老兵郭平友,有着一段震撼人心的过往。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为保障通信畅通,毫不犹豫地用牙齿咬住断裂的电话线,以血肉之躯为战斗胜利立下功劳。他右侧肋下因弹片留下的伤痕,就是那段残酷战争的无声见证,诉说着英雄的伟大。医疗团队认真记录着老人的身体状况,每一个数据都承载着对英雄的珍视。
贴心服务里的尊崇: 点滴关怀温暖英雄晚年
95岁的张殿文老人对当年的游击战记忆深刻,提及战斗过的康平、法库等地,他激动不已。他的儿媳何静环看着忙碌的医生,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到家服务太好了!老人走路费劲,一个人带他去医院根本办不到。这次上门义诊,真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医疗团队不仅为老人做了全面检查,还详细询问了日常用药和饮食情况,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用实际行动解除了老人及其家人的困扰。
蒋殿发老人今年95岁,医生们用体检车上的先进医疗仪器为他进行了精准检查,同时耐心地为他讲解检查结果,叮嘱注意事项,让老人在自家院中就享受到了专业的医疗服务。结束检查后,蒋殿发的老伴孙玉琴紧紧拉着医生的手,激动地说:“这服务,简直太周到、太细致了!”
伤疤与勋章间的传承: 英雄精神在延续
94岁的舒立成老人配合彩超检查时,右侧肋下那道10多厘米长的伤疤格外醒目。当被问及伤疤由来,他平静地说:“炮弹崩的。”而当被问到“当兵为啥”时,他眼中瞬间闪烁光芒,坚定地回答:“为了国家,为了人民!”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让在场的医护人员深受触动。
94岁的李维波老人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他连续11年赴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迎接战友遗骸,累计迎回981位英灵。他轻轻抚摸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深情地说:“我得替那些回不来的战友,多看看这好光景。”这位当年曾参与击落美军王牌飞行员驾驶飞机的老人,虽然已经白发苍苍,但仍坚持义务作报告2000余场,用自己的行动让英雄记忆永不褪色。
在马刚村,97岁的徐庆文老人挺直183厘米的身躯,军人的英姿依旧。服务站工作人员一边记录老人的检查结果,一边告知老人优抚金按时发放、医疗费能报销等好消息,老人听后开怀大笑,那爽朗的笑声充满了幸福与满足。
沈北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这些老兵是我们的英雄,他们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组织上门义诊,就是要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体弱多病、出行不便等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全社会的尊崇和关爱。”据悉,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为老兵们提供专业、个性化的诊疗建议,让这份关怀持续守护英雄的健康。(文/王彩丽、白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