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周村区:精准安置助力退役军人续写荣光
当比武场的捷报传来,退役军人陈铭在全市国防动员系统比武考核中摘得桂冠的喜讯,不仅是其个人军旅精神的延续,更是地方退役军人安置工作的生动注脚。从橄榄绿到国防动员蓝,这场华丽蜕变的背后,是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以“阳光安置、持续关怀、助力发展”为工作主线,开展精准安置、全链服务的不懈探索,为退役军人在新战场续写荣光搭建了坚实桥梁。
靶向对接,让专业特长与岗位需求“双向奔赴”。陈铭曾是北部战区陆军通信干扰无人机连业务骨干,服役期间多次参与重大军事演练,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获嘉奖多次,在通信干扰、无线电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周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安置工作中,通过综合考虑服役经历、自身技能、个人意愿,结合岗位需求,建立多维匹配机制,精准捕捉到陈铭的专业优势与国动办的用人需求高度契合。在安置前,工作人员深入分析陈铭的服役档案,结合其个人职业规划,让陈铭充分了解国防动员工作性质,开展“人岗相适、精准推荐”,助力其顺利选岗,迅速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实现了从部队通信尖兵到地方国防动员业务先锋的无缝衔接。
全程护航,助力角色转换“加速跑”。入职初期,面对部队与地方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工作内容上的差异,陈铭一度难以适应。周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及时启动“双导师”帮扶机制,为其配备业务导师和心理导师。业务导师通过“跟班学习+实战演练”的方式,带他熟悉机关工作环境和业务;心理导师则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和心理疏导,帮助他缓解转型期的焦虑情绪。这些帮扶举措,帮助陈铭快速补齐知识短板,在短时间内成长为业务能手。
赛场亮剑,彰显安置工作综合成效。面对全新的国防动员任务,陈铭将军旅生涯中锤炼的军事素养和严谨作风转化为工作动力,迅速适应岗位需求,主动承担国防动员建设、应急演练组织等任务。在2025年“齐动员 练尖兵”全市通信岗位比武考核中一举夺魁,获得短波通信和综合显控两个项目第一名、综合成绩全市第一的好成绩,展现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过硬素质。陈铭的成长,是周村区安置工作成效的缩影。近三年来,周村区通过精准安置,已帮助41名退役军人在国防动员、应急管理等领域崭露头角,他们将部队培养的过硬作风和专业技能带到新岗位,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的重要力量。
以点带面,构建安置工作新格局。陈铭的案例,为周村区退役军人安置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周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安置工作机制,建立“需求调研—精准匹配—跟踪培养—典型示范”全链条服务体系。前置调研链,在接收安置过程中,立足退役军人发展实际和成长期待,双向沟通本人与安置单位,实现人尽其才、岗尽其用;赋能成长链,依托“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用人单位岗前特训”双轨机制,安排参加思想政治、保密教育、国防动员等专题培训,帮助其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长效服务链,建立安置后回访制度,定期了解工作适应情况,协调解决政策待遇问题;构筑宣传链,大力宣传优秀退役军人先进事迹,营造尊崇军人、支持国防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淄博市周村区将持续深化精准安置工作,不断拓宽安置渠道,提升服务水平,让更多退役军人在新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国防动员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这场从军营到地方的接力赛,正在续写更多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