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邮:扎实推进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作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作为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共有各类烈士纪念设施168处,其中零散设施30处。近年来,高邮市以“保护红色根脉、传承英烈精神”为主线,聚焦设施焕新、管理规范、教育深化、融合发展,多层次、立体式推进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工作,推动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动力。
强化资金保障,推动设施提质焕新。自2024年起,将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专项预算从30万元提升至50万元,重点保障县级以下设施修缮。全域推进实施设施修复、环境整治、展陈更新三大行动,全面提升纪念设施功能与形象。累计修缮零散烈士纪念设施30处,其中烈士墓8处、纪念碑17处、英名墙2处、纪念塔1处、纪念塑像1处、其他设施1处。
健全管理机制,压实长效管护责任。构建“市级统筹指导、镇街属地负责、村级日常维护”责任体系,细化管护标准,全面建立“一处一档”管理台账,实现精细化管理。推行“属地+亲属”双重管护机制,签订管护协议30份。实行双月巡检常态化,确保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有人管、管得好”。
创新教育载体,厚植红色精神根基。探索“宣讲+影像+实践”立体传播路径,组建多元宣讲队伍,2025年已开展“六进”活动8场,覆盖近千人次;推出《初心·家书》系列微视频5部在“今日高邮”App宣传;创设“烈士事迹展板+纪念活动+老兵口述史”沉浸式教育课堂,让红色精神直抵人心。
深化资源融合,释放红色发展动能。构建红色场馆联动体系,实施“三馆三广场”空间整合工程(三馆:烈士纪念馆、侵华日军向新四军投降处旧址、革命斗争史馆;三广场:英雄广场、胜利广场、市民广场);开通“红色公交专线”,串联周山烈士陵园等核心场馆,打造“车上研学+实地体验”一体化教学模式,推动实现红色教育与文旅发展双向赋能。2025年,红色阵地接待量已超18万人次。
下一步,高邮市将紧扣“守护·传承·赋能”主线,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守护红色根脉,让烈士纪念设施“活”起来、红色教育“火”起来、发展动能“强”起来,奋力书写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的“高邮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