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花都区:以“四个强化” 打造拥军优属“四个阵地”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聚焦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着眼驻军大区、兵员大区、安置大区功能定位,创新提出以“四个强化”打造拥军优属“四个阵地”,推动双拥工作从“单向保障”向“双向赋能”转变,形成了“前方安心服役、后方暖心守护”的生动局面。

强化教育关爱,筑牢“思政引领阵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结合新兵入伍教育,开展“老兵故事会”“红色家书诵读”等活动,邀请参战老兵、优秀退役军人讲述从军经历,传承红色基因。组织新兵观看《感动军营最美奋斗者》颁奖典礼,以身边典型激发新兵荣誉感与使命感,引导其坚定扎根军营、建功立业的信念。实施“老兵带新兵”结对帮扶。创新开展老兵与新兵“一对一”结对,签订帮扶协议,建立“每月一通话、每季一总结”联系机制,通过经验传授、心理疏导、成长规划等方式,切实解决新兵思想波动、技能短板等问题,帮助新兵快速适应军营生活。构建军属关爱网络。联合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成立“军属服务联盟”,架起部队与军属之间、社会与军属之间的“连心桥”,创新军属全方位全链条的关爱服务模式,在关爱中凝聚人心、在服务中强化引领,扎实推动军属思想政治工作走深走实。

 强化全程解惑,建好“政策宣讲阵地”。常态化开展“政策法规通”活动。组织298人分2批参加2024年退役军人事务员国家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考核通过率99.66%,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政策宣讲队伍;成立“红杜鹃”老兵政策宣讲工作室,64岁红棉老兵刘武松开设视频号,点赞量超过60万。构建全链条政策宣贯体系。针对新兵入伍、老兵退役、军属服务等关键环节,组织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干部、优秀退役军人代表成立“政策宣讲团”,常态化开展“六进”活动。通过集中宣讲、一对一答疑、线上直播等形式,向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家属精准解读优抚安置、就业创业、医疗教育等政策,确保政策红利家喻户晓。强化军地双向互动机制。建立“军地政策互通平台”,定期收集部队官兵政策需求,联合区人武部、区司法局等单位定制《军人军属权益保障手册》,定期与入伍新兵沟通,随时就政策答疑解惑,实现跟踪服务进军营。

强化帮扶解难,守护“军属服务阵地”。建立“三张清单”精准服务机制。通过走访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梳理形成军属“需求清单”、部门“资源清单”、服务“项目清单”,整合民政、教育、人社等部门资源,推出“医疗优先”“教育优待”等5项暖心工程。2024年以来,累计协调解决军人子女入学入托问题285件,努力让官兵无后顾之忧。打造“15分钟军属服务圈”。在全区10个街镇和251个村社设立退役军人服务站,开通“军属服务专窗”,提供政策咨询、事务代办等“一站式”服务。发挥“红棉老兵”志愿者服务队作用,为独居军属、高龄军属等特殊群体提供代办服务达800余次。创新“云端关怀”模式。搭建“军属互助群”,开通“亲情连线”服务,鼓励军属分享生活经验、互帮互助,形成“线下服务+线上社群”的立体化关爱体系。

强化精准发力,巩固“退役就业阵地”。打造“军地人才共育”品牌。组织在“百千万工程”中表现突出的老兵成立“退役军人乡村振兴指导员”“国防教育辅导员”队伍,推荐新退役士兵“再起航”,在基层治理、国防教育等领域发挥作用,实现“部队培养人才、地方用好人才”的良性循环。打造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平台。“花都区美东产业园”入驻退役军人创办企业11家,助力退役军人“二次创业”;华美航空航天科普基地,招录近120名退役军人。打造精准就业服务机制。2024年举办多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随军家属就业网络招聘会,招聘单位达200余家,提供招聘岗位1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5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