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奎文区:推进双拥试点建设,勾勒双拥共建同心圆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历来具有拥军的光荣传统,在这片热土上,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赓续传承,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深厚情谊已经融入城市血脉。近年来,奎文区始终把搭建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机制,探索解决好“军人安置、家属就业、子女入学”问题的有效路径作为服务国防建设和保障部队备战打仗的政治责任,围绕“双清单、三助力”双拥工作试点有利契机,建机制、搭平台、强措施,致力为部队和广大官兵解除后顾之忧,实现了部队、军人、军属“三满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得到全面巩固。
强协作,军地携手优势互补
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双组长”;在奎文,双拥工作被列入“一把手工程”顶格推动,统一领导、带头推动、军地协同、层层尽责,构建起顶格推进“双清单”的新格局。
奎文区坚持“一盘棋统筹”同向发力,围绕“双清单”职责要求,统筹军地各单位,建立“双拥牵头、军地协作、全区统筹、部门落实”工作模式,靶向定位军地两个需求清单,形成问题解决合力,营造军民团结协作、军地优势互补的良好协作氛围。工作中,还进一步细化建立了“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间清单”,明确需要解决什么、谁来解决、什么时候解决,牵头部门主动靠前,积极协调解难题、办实事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确保双拥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成效。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累计投入400余万元,推动空军雷达站周边环境治理、潍坊海警部队办公用房提升改造等8项清单事项得到解决,今年以来,已有3项部队需求事项被列入军地需求清单,目前正在全力推进解决。
出实招,拓宽安置就业渠道
奎文区通过着力做好政策落地,持续完善安置政策等举措,全力保障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权益。
聚焦移交安置质效提升,深入落实“两征两退”征兵制度落实,创新采取转业军官双向选择、“直通车”安置、指令性分配等方式,建立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全流程服务、闭环式管理”安置模式,试点以来已累计完成140余名退役士兵及转业军官安置工作,转业军官行政性岗位安置率持续保持100%,退役士兵事业单位安置比例实现连续提升。
聚焦职业能力培养发展,用好奎文区退役军人智慧服务平台,将全国70余所知名高校,国家知名院校教授、讲师纳入“在线培训网校”“职业资格考试辅导系统”,打造线上“金牌讲师”队伍,发布创业培训、技能培训、考试辅导等15大类114个课程,总课时918小时,参与学习4210人次。组织发动线下技能培训、适应性培训、就业创业培训等20余场次,累计培训1260余人,286名退役士兵实现学历提升。
聚焦就业创业水平提升,运用“互联网+退役军人工作”思路,开展“送岗位进军营”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6期,提供就业岗位2200余个,促成600余人就业。创新设置退役士兵就业援助岗位,助力50余名退役军人实现转岗再就业,利用退役士兵专项公益性岗位实现对927名退役军人就业兜底。建立“政府搭台、社企联动”工作模式,创建军创企业联合会、军创港、齐鲁创智园省级创业孵化基地等13家,配套创业扶持、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支持政策,累计孵化军创项目50余个,吸引进驻军创企业17家,带动就业120余人,提供创业扶持贷款2000余万元,7家军创企业连续斩获两届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
办实事,助力军属就业创业
从常态化走访慰问到帮助军属创业、就业,奎文区秉承“关心军人、关爱军属就是关心部队、支持国防建设”,积极创新方法、开拓渠道,打造双拥特色服务品牌。
在奎文,优抚帮扶已经成为长效机制,利用春节、“八一”等重要节日,常态化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去年以来,累计对11家驻区部队及官兵开展走访慰问20余次,走访边海防、困难现役军人家庭及烈士遗属、功臣模范等1500余人次。
奎文区突出项目融合共建,探索双拥工作服务保障职能与“红五星”拥军服务站建设融合互促机制,创新开发“红五星公益创投”项目,帮扶20余名现役军嫂实现了“微创业”项目创业孵化并同步嫁接到服务站点,实现互利共赢。此外,积极探索社会化拥军模式,将未就业随军家属就业扶持纳入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体系,综合运用就业创业帮扶红利政策、社会化就业扶持措施等手段,打好帮扶组合拳,依托市、区联合建立的潍坊巾帼家政广场,帮扶20余名军人家属、退役军人家属实现就业,推选3人荣获潍坊市“十佳兵妈妈”“十佳好军嫂”称号。奎文区还试点建设潍坊市“军人驿站”拥军品牌,累计为130余名现役军人及军属提供免费住宿服务,社会效应、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解难题,让军人子女享受优质教育
军娃入学问题事关现役军人家庭的获得感、荣誉感和幸福感,奎文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双拥工作的重要抓手,让“最可爱的人”没有后顾之忧。
创新制定教育优先政策,积极落实《潍坊市〈军人子女优待办法〉实施细则》,将现役军人子女、烈士子女等入学优待政策,列入现役军人家属基本优待目录清单,写入奎文区招生意见,制定军人子女优先择校具体措施,对于符合优待条件的军人,纳入第一批次学位分配范围,优先安排学位。进一步优化规范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工作流程,确保达到极简办、集成办、一次办,创新建立“闭环对接”机制,全程由部队、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人武部、教体等相关部门进行对接,实现从现役军人提出子女入学需求到完成入学“一链式”办理。通过部门配合,真正做到了让部门间多流动,退役军人少跑腿,军人子女入学跑一次就能办好。与此同时,全面加强与驻地部队对接,加大官兵子女教育优待政策宣传解读力度,通过一系列措施,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已解决210余名军人子女的入学入园,“让军人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