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竹:打造退役军人“特色服务环线”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探索创新“地方文化特色+退役军人服务站亮点工作”的模式,打造了一条退役军人“特色服务环线”,在党建引领、文化传承、乡村振兴、旅游产业、社会参与等多个方面各具特色,为退役军人提供多元化服务。

  首站,是“年画文化+‘兵支书’产业发展”的孝德镇年画村退役军人服务站。孝德镇年画村地处绵竹市南大门孝德镇,是中国四大年画——绵竹年画的发源地。全村总面积7.5平方公里,下设21个组,总人口3046户、5490人,其中退役军人129人、现役军人14人,村“两委”中退役军人有3人。

  “兵支书”叶浩钧牢牢把握绵竹年画这一天然优势,带领年画村党支部探索以文化创新促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路径,实行“推介部门干、平台支部干、培训协会干、市场公司干、订单村民干、收益大家分”的“五干一分”发展模式,把年画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全村2400余人参与年画产业链生产制作,吸引会员单位14家,开发传统年画及衍生产品1000余种,村集体经济月收入破万元。

  为充分发挥“兵支书”重要作用,绵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不断深化基层力量,加强“兵支书”选配、培塑、引领工作,建立“兵支书”“兵委员”人才储备库,完善退役军人推优入选村(社区)“两委”长效机制,定向培养、定期培训、优先举荐,着力激发退役军人建功乡村振兴的热情和潜能,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兵支书”队伍。目前绵竹市共有“兵支书”59人,退役军人逐步成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支柱力量。

  第二站,是“军企共建+社会化拥军”的仟坤集团退役军人服务站。仟坤集团有限公司是绵竹市具有较大规模的民营企业集团,有退役军人干部职工66名,是绵竹市吸纳退役军人就业最多的企业之一。

  2022年3月,绵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在这里建立了仟坤集团退役军人服务站,对标“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能力。如今的服务站,政治文化氛围浓厚、服务功能齐全、老兵书吧、老兵活动室等场地深受欢迎。截至目前,服务站组织开展退役军人表扬大会8场、表扬奖励退役军人和现役军人家属60人;走访慰问退役军人600余人次,集中宣讲退役军人政策10余次。

  为不断深化社会化拥军,绵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不断凝聚社会力量,统筹社会资源,延伸服务触角,在发动广大企业为退役军人提供更专业服务的基础上,打造拥军学校7所、拥军医院4家、拥军企业5家、拥军超市5家,建好用好“双拥一条街”提供优待优惠,开通“拥军公交”专线服务保障驻地部队官兵绿色出行,多措并举谱写新时代双拥工作新篇章。

  第三站,是“党建引领+文化传承”的玉马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玉马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始终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厚植退役军人的“理论底子、传统因子、党性根子”,加强退役军人党员管理,让退役军人党员在地方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站内以“党建文化、军旅文化”为载体,设立政治文化氛围浓厚的休息区,展示辖区内先进典型代表事迹、立功人员荣誉墙等,做强思想政治引领,弘扬拥军崇军文化。

  为持续凝聚奋进力量,绵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把广大退役军人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推进现代化绵竹建设凝聚力量。以党建为引领,在基层服务站深化“老兵永远跟党走”“最美退役军人”等学习宣传活动,培养广大退役军人成为思想引领的“宣传员”、矛盾化解的“调解员”、应急处突的“战斗员”、帮扶援助的“勤务员”,让退役军人在奉献社会中践行“退役不褪色”的誓言,在服务群众中赢得全社会的尊重。

  第四站,是“文旅融合+双拥优待”的九龙镇棚花村退役军人服务站。九龙镇棚花村现有退役军人159人,有德阳市第一批双拥优待商家15家,并将在餐饮、民宿、超市等多个行业领域持续纳入更多商家。棚花村退役军人服务站依托文旅融合优势,从搭建老兵长廊、营造浓厚双拥氛围、落实优待政策等方面着手,将双拥工作同乡村振兴、文明乡风相结合,唱响文旅“双拥”强音。

  棚花村退役军人李拥民,在村里承包土地400余亩,不仅吸纳了村民就业,还带动了旅游业发展。今年举办的“五彩油菜花节”期间,吸引游客23万人次、获得收益20余万元,助力周边50余家农家乐和商贩增加营业收入100余万元。

  为持续拓展服务范围,强化优待优惠,绵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探索增值服务,建立退役军人服务超市4个,提供金融贷款、生活水电气、婚姻介绍等170余项优质服务;发放优待证1.6万余张,签订拥军优抚合作协议10份,落实医疗健康、餐饮住宿、服装、家居用品等多个行业和领域的优待项目28项,进一步提升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