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转业军官100%安置进公务员队伍
今年来,浙江省绍兴市积极创新工作举措,推进安置工作平稳有序发展,转业军官100%安置进公务员(含参公)队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100%安置进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其中安置进事业单位比例达60%以上,安置质量得到军地一致肯定。
坚持守正创新,奏响安置前奏曲
严把入口。根据退役军人档案审查政策要求,结合绍兴实际,设计出转业军官和退役士兵档案审查表,对照审查表,严格审核其身份是否符合安置进绍兴,并实行一人一表,交叉审核。符合身份的人员信息登记入库,做到有据可查。夯实基础。为有效激发企事业单位接收退役军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推出双向选择机制。召开全市退役军人安置工作会议,发放接收退役军人安置意见函等,摸清安置单位接收意愿,落实刚性政策。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安置单位工作职能、岗位待遇、成才环境等情况;梳理出退役军人相关专业、特长和就业意愿,向安置单位提供退役军人基本情况,促进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统筹协调。针对诸暨、嵊州等地退役士兵安置数量多,国有企业提供岗位数量较少的现状,加大统筹力度,将央企、省企统筹区县使用,缓解安置岗位筹措压力和数量不均衡问题。
坚持优化机制,唱好安置主旋律
数字化流程更畅通。全市实现退役士兵网上报到和网上成绩核定。嵊州等地试点网上选岗和网上发放生活补助等程序,让安置流程更加阳光透明,更加规范便捷。结合退役军人“一件事”联办,利用数字化手段,协同推广“军人e家”线上服务平台,将“一站式”服务搬到线上,让退役军人足不出户就能办理报到落户、预备役登记、军地社保转移接续等服务。规范化程序更严谨。坚持需求导向,注重分类分层,制定营级及以下转业军官6条安置基本原则,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5条安置基本原则,使安置工作更加合情合理。择岗时,邀请纪检、监察人员全程监督,同时邀请安置单位领导与人事干部列席,面对面与退役军人交流。通过零距离接触,让双方有更深了解,保障退役军人尽可能选到理想的岗位,并将结果通过政府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公开。个性化管理更精细。制定《关于待安置期退役士兵(退出消防员)落实组织生活方案》,成立临时党支部,定期谈心谈话,组织开展学习教育,切实加强退役军人党员日常管理、教育、监督。发挥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功能和轮值站长工作优势,根据每一名退役军人性格特点和特长,组织引导参加各类志愿活动和顶岗锻炼。积极发动全市退役军人投身疫情防控志愿者、“最美退役军人”报告会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尽快融入地方。
坚持延伸服务,合奏安置尾声曲
严格回访送安心。建立安置对象、安置单位微信工作群,时刻关注退役军人需求反馈,及时为退役军人答疑解惑。结合“双随机”执法检查、专项督查等手段,采取电话回访、实地调研、定期通报等形式,对安置单位持续跟踪问效。对全市安置情况进行“回头看”,形成问题清单,通过逐级反馈、个案分析,累计解决问题238个,帮助156名退役军人成功解决切身利益问题。扶马送程有温情。改变以往退役军人独自上门报到模式,由退役军人事务部门领导带队,将退役军人送达每一个安置岗位,打通安置“最后一公里”,使退役军人受到更多的尊崇感和获得感。创新培训更贴心。依托绍兴市行政学院和退役军人学院,为退役军人量身打造具有专业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探索的“模拟法庭”“新闻发布会”等新颖课程设计受到退役军人广泛欢迎。创新“走进高校”培训模式,通过与上海交大等名校联合举办脱产式培训,帮助退役军人有效提升职业素养,尽快适应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