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小家顾大家,广东防疫一线的退役军人好样的!
广州
廖四化,一名退役军人,目前从事消毒和室内空气净化工作。自疫情发生以来,廖四化东奔西走,为广州消杀工作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对于老旧社区、小区,他都是免费进行消杀,他希望能尽一份力量,让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
深圳
3月5日,老党员何海生拨通了龙岗区坪地街道党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希望街道工作人员帮助他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捐出2万元。
何海生,男,1927年12月出生,93岁,1942年参加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坪地街道老干部第二党支部的一名有着70余年党龄的老党员。新中国成立前,他曾是一名地下工作者,隶属于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主要负责团建和党建工作。
3月6日下午,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彭伟增来到何老家中,郑重接受了何老的2万元捐款,对何老的爱心善举表示感谢,同时代表街道向何老送上口罩等防疫物资。
面对疫情,还有许多像何老一样的党员,用自己的方式支援着抗疫一线。截止至3月6日,坪地街道共有1000多名党员为抗击疫情捐款,累计捐款近20余万元,这些党员用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汇聚起协助抗疫的强大合力。
2月5日,龙岗区平湖街道组建党员志愿者突击队,平湖街道城市更新中心副主任黄伟平迅速响应,报名参加。
因为黄伟平有过2003年一线抗击“非典”及多年部队工作经验,所以平湖街道让他担任志愿者突击队队长,带领18名机关党员志愿者负责辅城坳社区的一个城中村大围合卡点疫情防控工作。
上岗前,他提前踩点,认真谋划布局。到卡点后,第一时间把突击队分成守卡点、企业复工现场核查、宣传工作三个组开展工作,并自创了卡口“四必问、三提醒、三阻止”工作方法,带领队员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坪山区坑梓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积极发动全街道退役军人踊跃参与疫情防控。一封封按上红手印的请战书、一张张卡点上严阵以待的照片,都彰显了退役军人的风采,他们守卡点、送物资、搞排查、做宣传、忙消杀,活跃在防疫防控的各条战线上。
珠海
3月4日开始,珠海市军休中心工作人员为特殊困难军休干部送口罩上门,把政府的关怀传递到家。
按照不集聚、尽量减少接触的原则,第一时间将口罩分别包装好,采取适当方法为居住在有确诊病例小区、高龄多病、独居等特殊困难军休干部派送口罩,并为居住在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的军休干部邮寄口罩,将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及时精准送达,得到了军休干部和家属的一致赞扬。
在斗门区抗击新冠肺炎的疫情一线,总能见到一群人的身影冲在前方,他们曾是橄榄绿、浪花白、天空蓝,当疫情袭来之时,他们再次挺身而出。
莲洲镇横山村党支部副书记、退役军人霍振强积极投入到战“疫”一线,及时做好群众宣传教育工作,稳定他们的情绪。村里印发了1000多份宣传资料,从大年三十开始,党员干部每天挨家挨户走访派发 ,叮嘱村民勤洗手、勤通风、不串门、不聚会、戴口罩,同时在入户排查时,还细心指导他们做好自我隔离和自我防护,让全村村民自觉做到全力配合防控。霍振强往往是刚派完手中一叠宣传资料后,顾不上回家吃饭,又匆匆赶到村口的防疫哨卡执勤。
左一为霍振强。
59岁的退伍老兵邝建中是小濠冲服务站站长,疫情来时,他第一时间用大喇叭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要求群众不要走亲访友,调动工作人员排查村内疫区返回人员,成立村疫情防控值守队伍在村口执勤,24小时不离岗。
井岸镇退役军人、南峰社区党委书记张华基已在疫情防控一线坚守了20多天。南峰社区管辖13个住宅小区,23000多名住户,社区却只有9名工作人员。他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合理分工,科学布局,昼夜坚守岗位,困了就在办公室眯一会,饿了就吃方便面。从除夕到现在,张华基走遍了辖区内13个物业小区和居民住户,挨家挨户上门宣传疫情防控,排查小区人员,落实小区消毒工作,有时候还担起辖区居家隔离群众的“管家”职责,让他们在隔离期间安心生活。
张华基向居民派发疫情防控宣传资料。
乾务镇新村村退役军人陈一诺、陈卫中、陈成业、陈志敏成立退役军人防疫先锋组,全天24小时站岗主要防疫站点,检查车辆、测量体温、劝导截返等。
井岸镇黄金村,退役军人赵培顺、梁坤有、梁锦全和梁炳彩毫不犹豫奔赴抗疫一线,协同村干部对辖区内的道路关口进行卡点防控,对来往车辆进行严密检查检测。
在白蕉镇白石村,有一对“父子兵”长期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岗位上。父亲李俊能今年57岁,儿子李志峰是一名80后,两人都是共产党员、退役军人。
李俊能与李志峰父子。
在白藤街道湖中路西,自从设置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值勤点以后,有一对同是退伍军人的父子,每天都坚持站岗。他们的名字叫张务兴(父)和张勇(子)。
张务兴与张勇父子。
除了父子兵,在莲洲镇耕管村还有这么一对“夫妻档”,丈夫林锦山是退伍老兵,妻子杜美莲是一名环卫退休工人。疫情爆发后,夫妻俩主动参加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中。
林锦山执勤。
杜美莲参加巡逻队。
井岸镇新伟社区的退伍军人陈达华一直奔波在社区防疫最前线。然而一个多月前,陈达华的脚受伤了,因年底工作任务多就没有及时去就医治疗,原本计划过完春节就到医院进行手术。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命令到来,陈达华立即回到了防控工作中,走访小区了解情况、调查摸底、居家隔离人员核查、指挥小区做好防疫防控工作。
陈达华工作照。
汕头
汕头市公安局澄海分局交警大队三中队指导员许绍典,曾是南京市军区雷达兵,今年已59岁,但仍坚守抗疫一线。自大年二十九安黄公路潮州交界疫情防控卡点设置以来,许绍典主动请缨,与同事们并肩作战,每天都参加卡点勤务和社会面巡查工作,拦截车辆,配合医务人员进行体温测试,做到“逢车必查 、逢人必测”,同时做好中队内部安全防护工作。
佛山
近日,佛山市、南海区两级双拥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对6户部队医院支援湖北医护人员家庭进行慰问。
制作一对一拥军联系卡,军人家属可24小时在线联系,确保军人家属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反映和解决;给军人家庭送来防疫口罩等防疫物品、生活必需品和常备药品,并建立专人联系制度,及时跟进并解决军人家属的困难。
慰问组对刘巧林家属进行问候并送上防疫等物品。
在走访过程中,慰问组在叮嘱军人家属做好疫情期间的自我防护的同时,还详细询问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以及家中目前存在的困难,嘱咐他们如有困难,要及时向组织反映,确保前线医护人员不分心、不担心。
刘巧林:逆行驰援火神山医院
2月3日,刘巧林主动投入抗“疫”斗争中,成为火神山医院的一名“战斗员”。她的丈夫是一名退役老兵,非常理解和支持她的工作,一个人扛下了照顾孩子的重担。刘巧林丈夫所在公司佛山歌纳卫浴公司了解实际情况后,也十分支持,让他安心在家照顾孩子,非特殊紧急情况,不用来公司上班。
刘巧林与同事在武汉火神山医院进行抗疫支援,左三为刘巧林。
付春阳:告别怀孕妻子,毅然奔赴一线
护士付春阳在春节前主动请缨,写下申请书。1月23日,他一身“戎装”前往武汉泰康同济医院,加入抗疫战争的最前线。
当时,他的妻子已是一名怀孕8个月的准妈妈,家里还有孩子需要照顾。但作为一名党员,他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奔赴疫情最前线。“我们家有3名党员,付春阳,付春阳的父亲和我自己。这就是党员应该做的事。”付春阳的妻子说。
付春阳在武汉泰康同济医院进行抗疫支援。
邱丽莉:曾参与抗击“非典”,连夜奔赴武汉
护士邱丽莉是一名参加过抗击“非典”的“老兵”。1月22日,她收到消息,二话不说,就连夜写好请战书交给医院。第二天,她来不及和家人多说几句,就迅速收拾好行李,前往武汉。
邱丽莉有两个孩子,最小的才2岁,其家婆还在住院。她的丈夫是一名公安干警,也工作在抗疫一线,他说,“我们即使有困难,也会自己想方设法去克服。”在邱丽莉支援武汉后,他把孩子送到姐姐家看护,自己一下班就去照顾住院的母亲。
慰问组对邱丽莉家属进行慰问。
梅州
梅江区西郊街道有这么一群人,从大年初一开始昼行夜出、风雨无阻的坚守岗位,筑起了一道道防疫铜墙,他们就是的退役军人。
林杰:退役不褪色
疫情发生后,林杰向街道指挥部请战。他每天走街入巷,穿插在楼房寓所中,宣传防疫知识、发放告知书、张贴宣传画、悬挂疫情防控横幅等群众急需了解的防疫知识,参加设置防疫检测点,检测过往人员。
陈文忠:舍小家,为大家
陈文忠是一名拥有2年军龄、充满干劲的退伍军人,2014年在红蓝实兵对抗中表现突出,还被评为“先进个人”。他的爱人是乡镇医院的一名医生。在大年初一接到战“疫”通知,安顿好6个月大的孩子后,这一对“90”后夫妻就全力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办公室的同事都调侃他,“想儿子了吗?”“说不想是骗人的,他都不要我抱了,希望疫情尽快结束,大家都能恢复到正常的生活。”这位90后的后生笑着说完了这句话后,又钻进了巷头街尾开始了入户宣传排查工作。
蔡生:若有战,必向前
蔡生是1986年部队转业的退役军人,今年57岁。对于街道安排的防控工作,从不认为自己是老同志,事事冲在前做表率。疫情发生后,他和爱人在照顾老人方面已达到共识,白天爱人先放下手头所有的工作,在家专心照顾老人,晚上则由蔡生陪在床前照顾。街道分管领导对他说:“你80多岁的老母亲才出院,你在家陪陪她吧!”他却说:“我的家事已经安排妥当,战友们都在一线抗疫,我可不能当‘逃兵’!”蔡生每天入户宣传排查登记工作,细致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惠州
3月5日,龙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及属地退役军人服务站到两名抗疫前线现役军人家庭开展慰问活动,并向他们送上慰问信、大米、花生油等用品及装有一次性医用口罩、消毒液等抗疫物资的“拥军包”。
疫情发生后,南昆山生态旅游区管委会钟伟伦主动请战,申请支援武汉,成为首批接管武汉火神山医院现役军人中的一员,主要从事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院内接送工作,从2月3日起一直战斗在抗疫最前线。
在永汉镇袁奕斌的家中,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与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刚刚结束一天战斗值勤任务的袁奕斌进行了视频连线,叮嘱其要加强自身防护,保重身体。袁奕斌表示有信心和勇气,会全力以赴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
江门
3月4日下午,台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及下属单位、军休人员通过手机扫描“江门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党员捐款”小程序的二维码进行捐款。捐款者进入界面后,选择捐款金额或者手动输入金额,填写姓名、单位等信息,提交支付后即可完成。每一笔捐款都可开具收据,公开透明,接受监督。
此次捐款所得款项,将由江门汇总后如数上缴中央组织部,用于慰问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基层干部群众、公安民警和社区工作者等,资助因患新冠肺炎而生活困难的群众和因患新冠肺炎去世的群众家属,慰问在疫情防控斗争中牺牲的干部群众家属等。
她们是鹤山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的半边天,是这场疫情攻坚战的“铿锵玫瑰”。为了守护鹤山,她们放弃春节休假,放弃了与家人团聚,吃苦耐劳、默默奉献。
鹤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员黄金花,坚守在防控一线,无论是阳光炙烤的白昼,还是在倾盆大雨的半夜,她都始终保持着高度热情的工作状态。看到有车辆驶入,立刻冲锋在前,询问司机来自哪里,要去哪个地方,做好车辆信息登记。
周祝萍和胡小燕是该局财务人员,她们既要值守,也要兼顾决算、预算等财务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加班加点成了她俩的工作常态,整栋办公楼几乎每天都是她俩最晚下班,被门卫笑称呼为“两位女楼长”。
陆丽媚在疫情防控期间,一边值守高速,一边做后勤保障。细心的她对一线物资的使用情况清晰掌握并及时跟进采购,为在值守第一线的同事们织出一张韧而有力的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