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退役军人坚守在抗击疫情一线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迅速行动,发动退役军人、调动各方面力量,持续有力提供支援服务。截至目前,全省已成立由退役军人组成或参与的志愿队、突击队、救援队等公益组织5602支,平均每天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退役军人达26.3万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山东省各级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在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通过向退役军人发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倡议书等形式,组织发动退役军人有序投入各项工作中。
省退役军人厅领导带头,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响应,自愿捐款32.6万元。济南市1003名退役军人联络员全部投入疫情一线,带领退役军人与村居工作人员并肩战斗,其中,市中区60名退役军人组成突击队,昼夜坚守济南南高速收费站执勤,严防死守泉城"南大门"。
青岛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迅速抽调中心30余名年轻党员干部,组成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胶州市成立63支"胶州先锋"疫情防控突击队,每支突击队都有退役军人。烟台市深入发动5600名公益岗退役军人和1247名由退役军人担任的村居两委负责人,在抗疫一线担当骨干和中流砥柱。济宁市发挥市、县两级退役军人协会作用,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与退役军人协会联合发布抗击疫情募捐倡议书,仅邹城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两天就募集到2000副口罩、500公斤医用酒精等价值10万余元物资,分别捐赠给邹城市疾控中心、疫情监测点工作人员和困难退役军人、军烈属。安丘市成立的抗击疫情"老兵突击队",遍布14个乡镇(街道)、89个社区和950个村。莒县洛河镇洛河崖村48名老兵向洛河镇党委、政府递交请战书、摁下红手印,参与全镇防疫知识宣传、在外人员摸排、防疫检查执勤、公共区域消毒等各项工作。
冲锋在一线,战斗在前沿
在抗击疫情的各条战线,退役军人不畏风险、挺身而出,先后有5批次、41人次赶赴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及武汉市,4900余批次、6万余人深入省内村(社区)一线,自愿到最危险的地方去承担最险重的任务。
由退役军人创办、以退役军人为主体的聊城蓝天救援队和特战救援队始终奋战在抗"疫"最前沿,蓝天突击队员每天背着三四十斤的装备,到指定地点义务防疫消杀作业,已对456个村(社区)实施消杀防疫,喷洒消杀剂165吨。特战救援队不仅承担本地消杀任务,还与中国红十字总会对接,抽调20名精英组成联合防疫消杀突击队,分两批次赴湖北省配合消杀防疫,目前正奋战在荆州、荆门和武汉火神山医院消杀防疫第一线。
临沂市临沭县退役军人卫源,是县中心卫生院的一名退役士兵公益岗人员,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请缨到湖北防疫一线,在征得院领导同意后,1月下旬,他和退役军人宋明译一起自驾前往武汉,到防疫一线当了一名志愿者。目前,他们已连续在武汉协和医院奋战20多天,每天奔波在各个医疗器材装卸点搬运物资。
淄博、潍坊、济宁、德州等地18名退役军人主动配合当地承担赴湖北物资运送任务。1月29日,退役军人王晓,千里奔驰湖北送去150箱15万双医疗专用手套等急需物资。退役军人刘现富,带领创业团队为疫区购买并捐赠急缺的医用酒精、消毒剂和肩抗式喷洒器等,亲自送到疫区。
传递大爱,支援保障
抗击疫情期间,全省退役军人积极捐款、捐物,出人、出力,传递着大爱、贡献着力量、凝聚着合力。栖霞市唐家泊镇91岁伤残退役老兵史君高,向村里递上捐款并说"年纪大了,做不了贡献了,希望用这些钱能给一线的人们买点防护用品"。"人民楷模"朱彦夫从个人抚恤金中拿出1万元捐助武汉。全国"最美退役军人"、荣成市引航爱心志愿者负责人尹立军带领协会500多名志愿者到所在的村居,到居民家中发放明白纸、讲授防疫知识,协助村居做好人员摸排、重要路口轮岗值班、垃圾桶消毒等工作。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七兵堂国际安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清森,组织成立抗击疫情青年退役军人突击队45支,发动公司员工2万余人参与到疫情防控中,并累计捐款捐物50余万元。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济宁邹城市钢山街道后八里沟村党委书记宋伟,组织村全体党员和退役士兵举行"请战仪式",并向邹城市慈善总会捐款500万元……全省来自军创企业、相关社会组织和退役军人的捐款捐物累计超过7000万元,为阻击疫情提供了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