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服务备战打仗理念

牢固树立服务备战打仗理念

——对话中共五指山市委书记、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朱宏凌

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新貌

新时代中国双拥:五指山市作为革命老区,双拥底蕴深厚,请问五指山市如何保持双拥优良传统?

朱宏凌:这里是海南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也是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全省中部中心。今年4月,我市再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自1991年以来,我市先后5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多年来,我市依托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等红色基地,每年举行新兵入伍欢送仪式等特色活动,激励官兵发扬琼崖纵队革命精神,献身强军事业。我市每年在重要节点举办“清明祭英烈”、“9·30”烈士纪念日等活动,组织市四套班子成员、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部队官兵、学生群众及烈属代表,赴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开展活动。

今年我市开展纪念海南解放75周年活动,驻市部队代表、各界人士为烈士墓敬献鲜花,缅怀革命先烈。我市常态化组织开展多样化、多类型双拥共建活动,邀请驻市军警部队参加黎族苗族“三月三”庆典活动,为驻市武警官兵落实年度免费体检,安排驻市军警部队当年退出现役军人免费到五指山红峡谷漂流等,常态化开展文艺演出进军营、“义写春联送祝福”等双拥共建活动。春节、“八一”期间,市四套班子领导带队赴各驻市军警部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2020年至今,为驻市及共建部队提供慰问物资,走访慰问现役军人家庭904户、优抚慰问对象4125人次,发放慰问金及物资总计超500万元。

新时代中国双拥:请问五指山市在服务部队备战打仗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创新举措和成绩?

朱宏凌:我市牢固树立“服务备战打仗是双拥工作核心”理念,全力支持部队现代化建设。

一是扎实开展征兵工作。五指山常态化、多形式开展征兵宣传教育,连续多年圆满完成年度征兵任务,无责任退兵现象。

二是大力支持驻军建设工作。市委、市政府将解决部队实际困难作为双拥工作重点,积极帮助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后勤保障、服务练兵备战与野外驻训,持续提升部队办公条件和军营文化氛围。近年来持续支持驻市军警部队改善训练和生活条件。

三是创新开展互办实事模式。与海军五指山舰开展“城舰共建”,与五指山舰联合布设的红色文化长廊成为共建样板、精品工程。2025年4月,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的指导下,我市成功举办五指山舰“回家”双拥共建活动,让民众“零距离”参观军舰,参观者达2万余人次。先后开展了闹元宵节军民联欢、军地交友联谊、送春联进军营等活动30余场次。

四是营造浓厚社会拥军氛围。投入14万余元在全市公交候车亭、快递柜、LED屏投放双拥宣传广告,在汽车站、医院等公共场所设立军人优先标识。2024年成立海南省首家在烈士纪念设施挂牌的军人驿站(退役军人服务站),为军人及“三属”提供免费优待服务。

新时代中国双拥:五指山市红色资源丰富,在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方面,五指山市如何发挥资源优势、积极营造尊崇尊重氛围?

朱宏凌:我市是琼崖革命根据地所在地,无数革命先辈在这里留下了“山不藏人人藏人”的英雄史诗。这种光荣的革命传统,是我们开展双拥工作的宝贵财富和坚实基础。

一是加强红色设施建设和管护。投入900余万元资金,对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进行提质改造,完善纪念园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管理中心获评全国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2025年2月,五指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获评第七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建成大型主题雕塑——“海南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于2025年3月作为“新时代以来创作的党、国家和军队75件大型主题雕塑”之一,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

二是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对参战老兵的事迹进行抢救式挖掘整理,为26名琼崖纵队老兵拍摄勋章照,对80余名老战士的光荣事迹进行整理并举办巡展。

三是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将爱国主义教育装备搬进校园,2024年以来,联合相关部门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进校园、“追寻红色印记、传承光荣梦想”红色研学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50余场次。

四是面向共建部队开展“寻根铸魂”活动。2025年4月,组织五指山舰官兵到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缅怀先烈,参观历史陈列馆,探访海南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深入了解琼崖革命的光辉历程,感悟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与不屈精神。

五是完善立功受奖制度。制定《五指山市现役军人立功受奖奖励实施办法》,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崇军氛围,极大鼓舞了全市热血青年参军报国的积极性和荣誉感。2020年以来共送达喜报205份,发放奖励金15.53万元。

新时代中国双拥:请问五指山市如何发挥退役军人作用,引导退役军人投身双拥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朱宏凌:我们系统谋划、多措并举,引导退役军人在新岗位上续写荣光。

一是选树老兵典型。开展“最美退役军人”事迹宣传,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激励更多退役军人投身双拥建设,目前,我市各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武装干事大多是退役军人。充分发挥陶海林、何辉全国老兵宣讲团成员的作用,以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为平台,围绕“开学第一课”、进军营宣传等活动,进一步强化退役军人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使其成为国防教育的宣传员。

二是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推动优秀退役军人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担任“兵支书”,带领群众发展致富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2020年以来,接收安置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22名,安置率达100%。发放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近17万元,持续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三是组建志愿服务队伍。我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发挥退役军人余热,不断增强退役军人的荣誉感。2023年成立了号角志愿服务队,围绕爱心助考、普法宣传、山林防护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受到市民群众广泛好评和点赞。部分退役军人积极响应号召,加入民兵应急排,成为守护绿水青山的“迷彩卫士”。

新时代中国双拥:请问双拥工作如何服务五指山市经济社会发展?

朱宏凌:驻市军警部队充分发挥人才、装备、技术方面的优势,主动配合我市党委、政府致力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部队本着“资源互补共享、区域统筹推进、军地协作共赢”的原则,在保证练兵备战要求的基础上与我市友好协商,通过土地置换方式,将450余亩土地划拨给我市,达成军地共赢局面。

我市已在该土地上建成了大思政教育基地、自行车营地,加快推动研学、体育等特色产业发展,极大地助推我市经济发展。同时,在南水公路改造、毛水公路改造、饮水工程建设等地方项目建设中,驻市相关部队均给予了大力支持。五指山市大部分乡镇容易因台风、强降雨而引发滑坡等各类自然灾害,驻市军警官兵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积极参与抢险救灾,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驻市军警部队积极配合驻地加强联防联治,妥善处置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维护了五指山市的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