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雄安新区:“五学”锻造服务铁军

“老班长,这是办理优待证的流程指南和需要您提供的个人资料清单,请收好。您提的意见,我们记下了,有进展就告诉您!”在河北雄安新区安新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一位咨询政策的老兵,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了服务大厅。这一幕,是河北雄安新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典型接待场景库”的一次实战测试。

今年以来,雄安新区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烈士褒扬条例》《河北省退役军人保障条例》(简称“一法四条例”)为纲,推出原原本本普学、把握要义精学、开展辅导帮学、活动牵引比学、严格考评促学的“五学”融合模式,在县、乡、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掀起“岗位学习大练兵”热潮,引导工作人员深学笃行,提升政治素养与业务本领。

雄安新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为乡、村两级退役军人服务站配齐法规文本,并将其纳入业务培训内容。组织工作人员逐条学习,通读原文,在潜移默化中树牢法治意识。在此基础上,紧扣《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服务清单》,聚焦高频业务,推行“模块化”学习,分层分类制订计划,精准提升业务能力。

同时,雄安新区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开设“局长讲堂”“理论夜校”辅导帮学,县级退役军人事务局班子成员分片包干,深入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多角度宣讲法规要义,联系实际答疑解惑,营造浓厚联学氛围。组织雄安新区乡、村两级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开展专题培训,系统讲解法律法规的框架结构与核心要素,帮助基层工作人员精准把握政策要义,拓展政策理解深度。

“窗口服务,政策解释稍有模糊或执行稍有偏差,都会影响老兵的感受。‘岗位学习大练兵’让我们在干中学、在学中悟深悟透。”雄安新区安新县三台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副站长杨彬对活动中的“牵引比学”感触颇深。

为了检验学习成效,雄安新区采取学用结合、活动比学的方式,组织业务骨干开展岗位练兵,模拟典型场景,分享经验,互动答疑,传授政策执行与服务规范技巧。同时,建立“问题—学习—实践”闭环机制,鼓励工作人员带着实际问题钻研法规、优化流程、提升能力,将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服务质效。

针对基层在“一法四条例”执行中遇到的堵点问题,建立“区—县—乡”三级联动机制,全面梳理法规执行中的堵点,制定针对性整改方案。同时,完善以退役军人满意度为核心的服务评价体系,健全评价反馈机制,持续推动服务保障提质增效,切实增强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

特约通讯员 田振岳 通讯员 石运甫 李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