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休干部的“第二战场”

“我是一名受党和部队教育培养近30年的老兵,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发挥自己的余热来回报党和国家的培育之恩!”这是今年54岁的军休干部韩立文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17年退休后,韩立文继续奋战在红色文化弘扬、社会志愿服务、国防主题教育战线上,用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行走中赓续红色血脉

1971年2月,韩立文出生于长白山脚下。18岁入伍,从青涩少年到武警某部上校处长,近三十载军旅生涯镌刻着韩立文的忠诚,强健了他的筋骨,早已让“奉献”二字深深融入他的血脉。

2017年,韩立文退休后移交安置至长春市花园路军休所。脱下军装的他,心中火种未熄。“战场变了,但使命未改!”他将目光投向青少年,奔走于校园与社区。2019年,他发起创建了“光荣之家”志愿者协会,带领团队积极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吉林省“三地三摇篮”党建红色标识。

2020年,吉林省举办“寻访老兵足迹、讲好英雄故事、传承红色精神”主题宣传活动。为了留住英雄老兵的故事,韩立文不断奔走寻访,活动中,他带领志愿者深入社区、村屯,逐家逐户上门访谈老兵事迹。面对一些家属的疑惑和不解,他耐心解释:“这些故事是国家记忆,应该得到更好的保存和传承。”一次次真诚沟通后,许多老兵子女打开心扉,将珍藏的军功章、战地日记交到他手中。

“老兵是活历史,我们得跑赢时间。”如今,韩立文仍奔波在路上,寻访老兵足迹,抢救红色记忆。五年来,他带领志愿者挖掘、整理出上百件红色文物。这些珍贵的历史回忆在新时代依旧熠熠生辉。

2024年“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前夕,长春市英俊中学礼堂座无虚席。韩立文站在讲台上为学生们讲述杨靖宇将军以身殉国的故事,背后投影着杨靖宇将军牺牲前的最后影像。动人的讲述话音未落,台下已有啜泣声,学生们眼眶发红。秋风裹着稻香吹过礼堂窗棂,把那些深埋在黑土地里的红色故事吹成千万粒种子,悄悄种进了孩子们的心田。

步履间绽放志愿星火

退休后,韩立文将融进血脉的奉献精神转化为志愿服务力量。2021年以来,他累计筹集善款50余万元,每逢重要节日都会走访慰问参战老兵、残疾军人和困难退役军人,以实际行动化解老兵生活中的难题,那些保家卫国的奉献者,始终是他心头最深的牵挂。

“我当了5年的汽车兵,可地方上招聘只要会开铲车的……”韩立文始终关注着战友们的就业问题。他奔走于各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人力资源派遣公司,搭建起适配性就业岗位平台,并通过“职业技能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大家提升职业技能,如今手持着电工证、面点师证的退役军人和军属,纷纷带着新技能走向新的工作岗位。

2022年,韩立文组建起吉林吉大律师志愿服务队,他和律师志愿者们走遍长春市经开区和南关区60余个社区,为居民开展普法讲座。“包工头给我打的欠条,现在不认了咋办?”倾听过劳动者的诉求,同年,在韩立文的倡导下,“帮难事、解薪忧”公益项目正式成立。通过免费咨询、法律援助及非诉代理等方式,律师志愿者帮助大家“啃”下了多块欠薪“硬骨头”,工人们在工资结清确认书上按下手印时,一个个咧着嘴笑:“这下可算踏实了!”

2024年,他协调长春市法律援助中心,遴选推荐了10个专业能力强、社会信誉好的律师事务所与长春市8个军休所结对共建,在3000余名军休干部的家门口栽下了“法治树荫”。就近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为军休干部提供了触手可及的安全感。

三尺讲台“锻造”中国脊梁

一朝从军路,一生报国情。韩立文时刻不忘自己曾经的军人身份,不断用自己对国防事业的执着追求,感染和影响身边的人。

“我们要发挥军休干部天然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广泛开展全民国防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尤其是为广大青少年提供高质量的国防教育精品课程……”在吉林省军休文化活动基地暨省军休大学分校启动仪式上,作为国防教育工作室主任的韩立文曾在发言中这样说。

2022年以来,韩立文带领团队成员多次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主题宣讲活动,将国防教育阵地前移至三尺讲台,以军休干部的身份架起了红色传承的“立交桥”。在长春市各中小学,他率领的银发宣讲团携带着泛黄的作战地图、外表斑驳的军用水壶走进课堂,用跨越时空的沉浸式教学点燃青少年心中的爱国火种。由他组织编写的《国防技能战地情境体验课程》被列入吉林省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精品课程(线路)目录。

2024年4月,吉林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国防教育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联合长春市光荣之家志愿者协会,先后开展了多场国防教育辅导员新职业培训公益推介会。压轴登场的韩立文从职业背景、就业场景、发展前景等方面系统解析了国防教育辅导员的职业生态,在200余名军地参训者面前铺开了这一新兴职业的图谱,让参会者不仅明晰了职业定位,更掌握了从军营专长到教育技能的转化方法论。“这堂课,比战术背心还贴身!”课后退役军人感慨。

“红色文化是穿越时空的精神火炬,是刻进民族血脉的基因。”守护这份精神遗产也正是韩立文的毕生志业,这束精神之光,必将在代代守护中愈发璀璨,照亮中华民族永远挺立的脊梁。

特约通讯员 赵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