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英烈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
评论员 薛 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优化英模人物宣传学习机制,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和各类群众性主题活动组织机制,推动全社会崇尚英雄、缅怀先烈、争做先锋。”
清明时节,山河肃穆。各地举行集体祭扫、英烈事迹宣讲、“行走的思政课”、清明诗会等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铭记英烈功绩,让历史记忆永不褪色。“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回望峥嵘岁月,为求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无数革命先烈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用生命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2014年至2024年,已有11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忠魂不泯,浩气长存。一次次激发爱国情怀的国家行动,凝聚起奋发进取的意志,让民族记忆永不褪色。从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的意见》,到公布修订后的《烈士褒扬条例》,崇尚缅怀英烈、弘扬英烈精神已成为社会共识。今年2月25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第七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名单。用好红色资源,挖掘英烈事迹,提升展陈水平,讲好英烈故事,烈士纪念设施的宣教示范引领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守护英烈荣光,用实际行动捍卫信仰。近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身份确认工作最新进展。截至目前,通过查找对照遗物、查找史料档案、生物信息技术对比等方式,已先后为28位归国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确认身份、找到亲属。长期以来,各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开展“为烈士寻亲”活动,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启用统一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标志和标识牌,做好烈士遗属服务保障……一系列举措寄托对英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关爱烈属”的浓厚氛围。在寻找与守护的道路上,点点星光汇聚成炬。
弘扬英烈精神,让红色故事代代相传。“我已远征而去。何日返乡,无可料之。望妻上尊高堂,下抚孩儿,替我尽孝尽责。我已立志革命,而现革命尚未成功,我必将继续为之。”这是红军指挥员李骏在长征途中写给妻子的一封信,饱含着革命先烈以身许国的满腔赤诚,诉说着无尽的思念。又是一年清明时,在黄继光纪念馆,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在宜宾市烈士陵园纪念广场……青少年齐声诵读战地家书,重温入队誓词,擦拭烈士墓碑。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纪念碑下的思政课”让青少年在深情讲述中汲取信仰的力量,让红色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无限的敬意,无尽的追思,无穷的力量。无数英烈出自平凡,但他们造就了伟大。让我们秉承英烈遗志、赓续红色血脉、担当历史使命,向着新目标奋楫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