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四十余载 为21位烈士正名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的榜单上,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臧永元的名字赫然在列。

84岁的臧永元是一名退役老兵。1930年夏天,郎溪县的姚村农民赤卫队发起暴动,创建了郎溪县第一个苏维埃政府,不少姚村先辈在这次暴动中牺牲。自记事起,臧永元就常听母亲说起家族前辈参加革命的故事。受此影响,18岁那年他如愿参军。一次回乡探亲时,卧病在床的母亲说出了自己的心愿:“现有的烈士名录中,没有你伯父熊恩才和他那些牺牲战友的名字,你要为他们正名啊!”1975年,臧永元从部队转业回到郎溪工作。怀着对革命先辈的敬意,也为了实现对母亲的承诺,不久后,他踏上了追寻之路。

为了保守秘密,战争时期可作为关键证据的材料大多已被销毁。臧永元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重走先辈走过的路。夏桥村、四青村及盛村组、茶冲组、蔡村组……对许多人来说,这些名称只是地图上的标记,但对臧永元而言,它们正如同证明史料的钥匙。1982年,赤卫队队员遗属张清福在自家老宅的墙缝中发现了一份当年赤卫队开会人员的画押名单。当一个个名字映入眼帘,臧永元更加坚定了信念:这些先辈不能被忘记!

走访上千人次,找寻上万条线索,历经一次又一次申报,臧永元的足迹遍布安徽、湖北、江苏、浙江等地。2014年5月20日,安徽省民政厅发出了《关于同意追认陈建富等八名同志为烈士的批复》。多年努力终有回响,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潸然泪下。

即使在进手术室前,臧永元依然握着老伴的手说:“还有很多先辈的材料等着我去补全,我命大着呢,死不了。”老伴既心疼又无奈:“你呀,真是个老固执。”这是他第三次做心脏搭桥手术。仅休养了半年,他又开始继续为烈士奔走。

2021年,臧永元终于将集齐的烈士资料上交给相关部门。同年,郎溪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收到了追认13位烈士的批复。历时四十余载,臧永元终于为21位烈士正名,完成了对母亲的承诺。

不仅如此,臧永元在走访中还发现很多人对郎溪革命事迹知之甚少。2019年,退休后的他加入了当地的“红色故事宣讲员”志愿服务队。为做好讲解,他每天花3个小时背解说词,一方面练习讲解技巧,一方面学习历史资料,以便让人听得懂“来龙去脉”。几年来,他开展义务宣讲70余场,累计服务4000余人。

如今,在姚村苏维埃政府旧址展览馆内,21位烈士的姓名被一起刻在“岁月留痕 睹物思人”展板的英名录上。而一路执着追寻的臧永元,又开始在一场场红色故事的宣讲中,继续努力让英烈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通讯员 殷 超 特约通讯员 梅良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