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红色移动课堂”“声”入人心

“呜呜呜……”手摇防空警报器摇响后,来自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的宣讲员走上舞台,面向观众提了3个问题:“你上一次去烈士陵园是什么时候?你现在能马上想起的烈士有哪几位?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现在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台下观众陷入沉思,仿佛与英烈展开了一次“隔空对话”……

“我出生在军人家庭,但因为长期在外地工作,去烈士陵园的机会很少。走进‘红色移动课堂’,我的内心很受触动。”泉州市丰泽区东湖实战志愿服务队队长张向松有感而发。

作为泉州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创新宣教模式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红色移动课堂”到军营、学校、社区、企业“送学上门”,将宣讲方式由“请进来”转变为“走出去”,通过视频、幻灯片、配乐诗朗诵等形式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等红色载体进行立体呈现,以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祭扫参观路线为宣讲脉络,让观众沿着“陵园山门—纪念广场—烈士英名墙—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馆”的路线,开启一次特别的红色文化之旅。

“当风从耳边吹过,当云从头顶飘过,就是先烈们回来看我们了!”当烈士英名墙的画面在泉州市培元中学礼堂大屏幕上缓缓出现时,配乐诗朗诵《我们不能忘记》将活动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只要你记得我,我就活着!”跨越时空的深情对话让师生动容落泪。

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的“红色移动课堂”先后走进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泉州市培元中学等院校,打造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第二思政课堂”。

福斗小学位于安溪县北部海拔810米的山上,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宣讲团队结合扶贫慰问“暖冬行动”,将“红色移动课堂”带进大山,为山区儿童送去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党培养了我,战火洗礼了我,我要把热血和忠诚献给党。”一等功臣詹明德身着军装,在“红色移动课堂”上讲述他的战斗故事。

“生于华夏,永远相信‘中国红’;安于盛世,时刻不负‘火焰蓝’!”福建省“最美退役军人”温殿威讲述了新时代消防员赴汤蹈火的英雄故事。

除了功臣模范、退役军人,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宣讲团队还与党政机关、当地高校和社会组织紧密合作,邀请专家学者、烈属、志愿者走上“红色移动课堂”的讲台。2025年,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红色移动课堂”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教活动,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红色故事“声”入人心,把红色文化送进千家万户。

文/ 张 澜 傅心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