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红色传家宝:一块特殊的手帕
在陕西省西安市志愿军老战士鄢祥均家中,珍藏着一块特殊的手帕。
这块手帕被叠得整整齐齐,装在一个精致的木盒子里,已悄然陪伴他走过72个年头。这是一块长46厘米、宽36厘米的白色丝质手帕,右下角印着的“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 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敬赠”字样仍清晰可见。这是1952年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冒着炮火来到前线,向坚守在艰苦环境中的志愿军官兵赠送的慰问品,虽饱经风霜,仍保存完好、崭新如初。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前线。鄢祥均便是其中一员,他作为铁道兵随部队入朝作战,经历两年零九个月艰苦卓绝的战争后,平安返回祖国。
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带着祖国的关怀和人民的问候,多次前往前线为英勇的战士送去温暖与力量。在一次慰问活动中,鄢祥均有幸收到了一块白手帕。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战场,这块小小的手帕承载了祖国和人民对战士们的深情厚意,给他们带来了莫大的精神慰藉。它伴随鄢祥均度过了无数个日夜,成为他心中的力量源泉。
“很多时候,早上还在一起吃早饭的战友,中午却没能一起回来。没有时间哭泣,战争总是伴随着牺牲,只要我们还活着,就必须竭尽全力完成任务。”鄢祥均回忆道,敌机轰炸后,他们会将牺牲的战友抬到一旁,再咬牙坚持,继续前进。这是他们的常态。
当时敌机疯狂地轰炸,铁路被破坏得很严重,抢修铁路的工作非常紧张。每当防空警报响起,鄢祥均便和战友迅速跑进防空洞躲避。敌机一飞走,他们又立刻冲出来,争分夺秒地抢修铁路。抢修工作不分昼夜,只要一个命令,再危险也要赶去。战斗虽然艰苦,但身边那块白手帕始终提醒着鄢祥均:为了和平、为了正义,必须勇往直前,不畏牺牲。
“那时候资源匮乏,战况紧急。虽然这只是一块小小的丝帕,但它承载着祖国和人民的深情。我真舍不得用它。”战争结束后,鄢祥均带着这块白手帕回到了家乡。
往后的岁月里,鄢祥均常常拿出这件“传家宝”,给后辈讲述战场上的英勇故事。对鄢老而言,这块白手帕上镌刻的是志愿军保家卫国的热血印记,它不仅是一件珍贵的纪念品,更是一份深沉的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