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城老兵当先锋
一线手记:
到长沙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以来,在联系走访退役军人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少老兵有参与志愿服务的强烈意愿。如何将他们有序组织起来,在依托区位优势打造特色志愿服务队伍的同时,联合各方力量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有力保障,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作为军医,部队的大熔炉锤炼了我们,党和人民培养了我们,我们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今年3月5日,桐梓坡军休所“老军医服务队”的王望生被评为长沙市“最美退役军人志愿者”,他曾任武警湖南总队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是骨伤科、显微外科专家。
桐梓坡军休所“老军医服务队”于2023年2月成立,成员都是有3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老军医。服务队成立一年多来,为400余名群众进行了义诊,将优质医疗志愿服务送到了社区居民家门口。
为充分利用长沙各地的区位条件,把志愿服务做出特色,我们指导各县(市、区)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丰富服务内容。
2021年4月,我们印发《关于加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了“2021年,完成‘一村一队伍’的组建;2022年,形成‘一域一特色’的工作格局;2023年,打造长沙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品牌”的三年规划。根据这张“路线图”,我们开始打造特色队伍。
望城区“兵锋”志愿服务队为山区儿童打造梦想书屋;芙蓉区马坡岭街道锦林社区“橄榄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禁毒宣传;长沙县退役军人志愿者积极参与“美丽屋场”建设,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通过我们的努力,各具特色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在星城扎下根来。
“经过培训,我学会了心肺复苏,这是一项能救人命的技能。”在长沙,有不少像邹建凯一样热衷于志愿服务却缺乏相关专业技能的老兵,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邀请应急救援、公共卫生等专业机构开展联合培训、模拟演练,掌握技能后,退役军人对志愿服务的热情日益高涨。
芙蓉区“浏河赤子心”老兵工作室志愿服务队队员个个“神通广大”:居民家里的水电线路出了故障,懂维修的李游会第一时间去帮忙;邻里之间起了纠纷,找干过社区工作的邱波去调解准没错;张宇波在部队时曾是医务兵,居民身体不适,他就是提供上门服务的家庭医生;刘伟当过消防员,在他的建议下,社区的楼栋都增设了灭火器……通过登记注册与系统化的教育培训,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逐步提升。
与此同时,我们通过财政拨款、企业赞助、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筹集志愿服务队保障资金600余万元,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有力支撑。
在长沙,2.2万名退役军人志愿者和1609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大街小巷,擦亮了“雷锋家乡学雷锋,长沙老兵当先锋”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品牌,续写着属于星城老兵的荣光。
(作者系湖南省长沙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