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社会力量 让服务更贴心

一线手记:

这几年,退役军人工作行政机构、服务体系、社会力量“三驾马车”同向发力的格局逐渐形成。身处其中,我越发意识到社会力量的重要作用。由此,我开始思考:如何凝聚社会力量,拓展服务阵地,更好助力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记得我们局组建不久,一位刚退役的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打来电话,表示自己想尽快转变角色为社会作贡献,但苦于找不到合适路径,实际上还有很多退役军人面临和他一样的苦恼。为此,我们在全市走访调研,组织召开退役军人座谈会,寻找解决路径。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很多爱心企业尤其是退役军人创办企业在每年春节和“八一”都会慰问退役老兵,不少退役军人也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如何把退役军人凝聚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让老兵们更好地发挥作用?这时,有人提议成立社会组织,让有意愿发挥作用的退役军人作为一支社会力量,更有针对性地服务社会。这与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以此为根基,我进一步围绕如何建立社会组织、选取什么样的负责人、怎样开展工作、发挥什么作用等问题,思考这一想法的可行性,同时带领相关工作人员到民政部门了解社会组织的申办流程,到妇联、团委等部门学习成熟社会组织的运作模式,组织人员进行座谈交流,推选社会组织负责人。

经过一系列考察及筹备,2019年7月,济宁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作为我市首个以退役军人为服务对象的社会组织正式成立。结合每位成员的特长,协会创新打造“八个一”志愿服务品牌,每周定期为需要帮助的老兵送上关爱。

92岁的李成福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与老伴行动都不方便,家里两个孩子外出打工,老两口平常很难吃上热乎饭。协会成立后,志愿者定期看望他们,包水饺、理发、刮胡子、打扫卫生……一桩桩小事为李老带去了温暖,他每次都拉着志愿者的手不停地说“谢谢”。协会建立以来,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13894小时,服务老兵5300余人次,这支队伍现已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我们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退役军人工作的决心也因此更加坚定。

之后,带着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助力各领域退役军人工作的思考,我们相继成立市拥军优属协会、军创企业联合会、关爱退役军人基金会等20个社会组织,还按照“一村(社区)一队伍”打造退役军人雷锋志愿者服务队4571支,吸纳近8万名退役军人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同时,我们深挖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成立“荣军联盟”,吸纳了交通、商务、文旅、教育、医疗、金融等不同行业的成员单位1.3万家,“行业拥军”蔚然成风。

我们将持续用好社会力量,以社会资源助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为广大退役军人提供更加多元、贴心的服务,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作者系山东省济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