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970公里的“重逢”

编者按: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清明时。每一座烈士墓背后,都是一个英勇无畏的生命,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跨越时空,英烈们树起一座座精神灯塔,为我们指引前行的方向。

清明节来临之际,在祖国的青山绿水间,各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以不同的方式向英烈致敬:有人奔走在为烈士寻亲的路上,有人默默守护在烈士墓旁,有人把散落星光聚成精神火炬……每一种方式,都是尊崇英烈的生动注脚,都是铭记历史的清晰回声。最深的悼念是铭记,最好的纪念是传承。气清景明,慎终追远,让我们把对烈士的思念融入春雨,洒向大地,化为生长的力量。

“爷爷,70年了,我们终于找到你了。”时间回溯到2023年7月14日,在安徽省宣城市烈士陵园,杨双锁轻抚着英烈墙上詹家有的姓名,泪水无声地滑落。 

“爷爷在1951年从军后就没有消息了,我们只知道他在1953年牺牲,却不知他葬在何处。这么多年,我们都以为他是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2023年6月25日,“我为烈士寻亲”突击队为杨双锁带来了爷爷的消息——通过信息比对,他们确认詹家有烈士于1953年7月16日在东山保卫战中牺牲,现安葬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战斗烈士陵园。

寻亲公告,转了又转

2022年,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布了一则为烈士寻亲的公告,其中提到了宣城籍烈士詹家有。网络上公开的寻亲信息显示:詹家有是宣城县十三区新民村人,第三野战军步兵272团2营4连战士,1953年7月16日于东山战斗中牺牲,现安葬于漳州市东山战斗烈士陵园。

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多次寻找烈士的亲属,却始终未能找到。2023年,这则寻亲信息再次被转发,引起了“红耀江淮”宣城老兵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刘礼泉的关注。刘礼泉是一名退役军人,虽已脱下军装,但“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向前冲锋的“肌肉记忆”始终未曾忘却。“一朝入军营,一生军人情,我曾帮助7名在战争中牺牲的烈士找到亲人,这次我也想试试。”于是,刘礼泉暗下决心:在詹家有烈士牺牲的70周年纪念日,也就是2023年7月16日之前,一定要帮助烈士找到自己的家人。 

为了不漏掉任何一条线索,刘礼泉成立“我为烈士寻亲”突击队。“我们兵分两路,分成两个小组。一组专注于线上工作,在各个网络平台‘疯狂’转发信息并收集线索;另一组则主攻线下工作,与市文明办、区档案馆对接,寻找可能的线索。”

收集到的线索指向向阳街道办事处的新民村,寻亲小组立即赶到,在走访30多户居民后,却发现现在的新民村原来叫作“凤民村”,此“新民”非彼“新民”。这一线索排除了。

对寻亲小组来说,这种期待与失落交织的时刻不止一次出现。听说周王镇有位姓詹的老人,可能与詹家有烈士有关联,寻亲小组又马不停蹄地赶去,却依然无果。辗转多地后,他们再次回到起点。

迎来转机,确定地址

“在东山长眠的8名宣城籍烈士中,只有詹家有尚未‘找到’亲人。”寻亲工作遇到困境,刘礼泉焦虑不已,于是决定静下心来与寻亲小组成员讨论,转变寻亲思路。

寻亲小组得出结论:确定所记载的烈士户籍地现在的具体位置,是目前寻找亲属的关键。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寻亲小组继续与市文明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对接,广泛搜集线索。

终于,事情迎来了转机。2023年6月25日上午,宣州区档案馆副馆长吴庆武利用馆内的数字档案系统查询詹家有烈士的相关信息,幸运的是,他在一张登记时间为1952年4月的《宣城县十三区新民村烈军工属调查表》上,发现了詹家有的名字。经过核实确认,表上的人正是烈士詹家有。

根据表上登记的信息,寻亲小组扩大了搜索范围,结合地方志的行政区划变迁记录,反复比对后最终确定:詹家有烈士入伍时户籍登记的“十三区新民村小胡村”的位置,正是现在的向阳街道办事处河北行政村和平村民组。

找到烈属,亲人“团聚”

当天下午,寻亲小组和区档案馆工作人员一同赶到河北行政村村委会,却没能在村系统中查询到詹家有烈士的信息。

“没有听过”“不记得了”……在村委会,就连年龄最长的几位老人也想不起来这个人。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一位工作人员突然提问:“《宣城县十三区新民村烈军工属调查表》上还登记了詹家有的战友潘培发的信息,我们能不能问问,有没有人知道潘培发?”“有!”江秀英老人的出现让大家看到曙光。老人今年86岁,是詹家有的战友潘培发的弟弟潘培德的妻子。根据江秀英老人的回忆,詹家有烈士牺牲后,妻子冯玉兰改嫁到双河村,嫁给了杨志清。詹家有烈士有个儿子,名叫詹福祥,后来改名为杨福祥,已于2011年去世。杨福祥还有个儿子,叫杨双锁。

眼下当务之急就是找到杨双锁。在热心村民的帮助下,大家与杨双锁取得了联系。2023年6月25日晚上,寻亲志愿者来到杨双锁家,当面与他核实了詹家有烈士、詹福祥的相关信息。原来,杨双锁家一直保存着詹家有的烈士证明书和其他珍贵资料。“找到了!”大家激动地大声喊道。一再核实,终于确认杨双锁就是詹家有烈士的亲属。

2023年以来,刘礼泉和他的寻亲团队辗转于宣城市7个县市区、50多个乡镇,收集整理了1000余条烈士信息,成功帮助包括詹家有在内的8名烈士“找到”亲人,点亮了烈士回家“团圆”的灯塔。“帮英雄‘回家’与亲人‘团圆’,就是对烈士最好的告慰!”刘礼泉说。

宣城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也一直在行动。通过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官网、官微等新媒体平台发布《2024年清明祭英烈倡议书》,营造缅怀英烈的良好氛围;广泛动员县(市、区)局、乡镇(街道)和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发放宣传册页3000册、开展面对面宣讲100余次,宣传文明祭扫新风尚,组织烈士亲属异地祭扫87人次;与党史部门、档案部门深度对接,充分发挥志愿者、媒体等社会力量的作用,接力开展“为烈士寻找亲属、为烈士亲属寻找烈士安葬地”双向寻亲活动,赴省内外开展烈士寻亲活动17次,行程2万余公里,为22位烈士成功寻亲。

文/蒋 华 宇文静 特约通讯员 娄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