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名退役军人 四种就业路径

跨越黄河两岸,行走中原大地,记者为这里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物产所吸引。从郑州出发,辗转河南多个城市,记者一路走一路看,被无数个瞬间感动。这些瞬间,勾勒出河南退役军人就业工作的秀美长卷。

“大米哥”的笑容

“大家好,我是‘大米哥’,是一名退役军人,欢迎来到我的直播间。战友们,咱们的大米来自水稻的黄金种植区——被誉为‘鱼米之乡’的河南信阳……”黝黑的脸庞,精神的短发,干练的气质,再加上军绿色的背景板,亮明了这个中原汉子的退役军人身份,让即便是第一次进入他直播间的人,也会不自觉地多看两眼。

“大米哥”名叫张晨阳,曾在武警某部服役,荣立三等功一次,获总队嘉奖一次、优秀士兵二次。2004年,退役后的他偶然得到机会,加入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种子销售和水稻种植技术研发、推广等工作,凭着军人吃苦耐劳、敢打敢拼的劲头,一步一步晋升为管理人员。

“守着鱼米之乡,生活要奔小康。”2014年,张晨阳返乡创业。他选择继续在农业领域深耕,先后创办信阳市明港晨阳生态米种植专业合作社、信阳信南源米业有限公司,主攻高端山泉米等产品,带领乡亲们和战友们共同走向致富路。

走进张晨阳的企业,大门口显眼处张贴着公司党支部人员名单,旁边立着硕大的广告牌,写着“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步入厂区,厂房内整齐摆放着分装好的山泉米,自动化生产线在不停地进行大米分装工作。张晨阳拿起一小包产品向记者介绍:“这些大米是面向电商平台的定制款。在电商平台,年轻人是消费主力,这些小包装的产品更契合他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我们坚持线上电商和线下商超两条腿走路,线上销售要继续增强力量。”张晨阳告诉记者,团队招募了专业人员,从运营策划到拍摄剪辑再到产品设计,一条直播电商的完整业务链已经形成。

“大米哥”的电商直播效益非常好。而且,把自己的形象印在包装上,不仅打造了“个人IP”,还等于把信誉印上去,让网友监督。

张晨阳的自信,源自信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托举。2023年11月17日,信阳市首届退役军人直播电商创业创新大赛决赛在市退役军人直播电商孵化基地举办,“大米哥”一举夺得个人赛二等奖。为了准备这次比赛,信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引入央广网专业运营团队,依托电商小镇成立信阳市退役军人直播电商孵化基地,组织开展信阳市退役军人直播电商训练营、一对一专业辅导等活动。“有专业导师和业内大V指导,我学会了不少新技能。而且与战友们在一起交流,也能找到合作商机。”张晨阳说。

信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王瑞说,这次比赛坚持“以赛促培训、以赛促展销、以赛促就业、以赛促创业”的理念,全力以赴提供优质的比赛环境和就业创业服务,引导和激励更多的退役军人投身电商直播行业,为信阳市的电商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这样的助力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2023年12月16日至20日,“风采八一”河南省第三届退役军人直播电商创业创新大赛总决赛在信阳市大别山青创中心电商小镇举办。在河南省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引导下,中原大地的广大退役军人抓住新电商“风口”,积极参与培训,主动融入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社区电商、跨境电商新业态,拓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渠道,逐渐成为直播电商创业创新领域的生力军。

朱松的冲锋

在南阳市,记者来到牧原集团。在这里,记者传统认知中的“养殖场”画面被彻底颠覆。在展馆中,我们看到无人运输车穿梭于“厂房”之间,猪舍内有自动饲喂系统、自动清粪机器人、自动洒水车、自动消毒车等自动化设备,设施完备。除了科技感满满,牧原集团还成立了退役军人综合服务中心,履行社会责任。记者一进门就见到12个红色大字“进得来、留得住、强培养、发展好”。

“退役军人在集团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就职于牧原集团社会责任部的刘伟说,牧原集团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吸纳 24166名退役军人就业,目前6190人在职,其中1364人在技术岗和管理岗,有15人已经成为省级经理、总监。

退役军人、京津冀区域总经理朱松对此深有感触:“牧原集团重能力,不重学历,会定期举办各类培训帮助大家提升能力,很适合退役军人。”2013年,朱松退役后加入牧原,短短10年间已经成为京津冀区域总经理。“我之所以能成长起来,是因为赶上了企业大发展时期,关键时刻冲锋在前、做出成绩,自然会有回馈。”

据朱松回忆,2019年猪肉行情较好,公司布局建设京津冀地区生产基地,必须抢抓时机才能赢得市场先机。“通常来讲,建设一个生产基地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但是我们的团队把时间压缩到3个月。关键时刻,我们体现出了战斗力!”这种战斗力,源自他和团队的军人气质。朱松说,他带领的团队有400名退役军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有30名各地战友。“就像是在部队演习打仗,我们把任务目标分解清晰,要求各团队严格执行。越是急难险重任务,越能体现团队战斗力。”

曾在部队服役10年、现在担任场长的何长洲告诉记者,2010年退役后,他做过销售、当过文员,直到2019年加入牧原集团,自己才感觉能力有了发挥空间:“在这里大家需要团结协作、集体行动,所以我能运用在部队的带兵经验。新入职的退役军人还有‘师傅’,手把手传帮带,对战友们迅速转型、提升能力有很大帮助。”曾在武警河南总队服役8年的李佶源也有相似的感触:“集团从管理层到基层,对退役军人都有专门的关爱行动。我们当兵回来,要发挥在部队所学,干一行精一行,把所知所学用在工作中。只要踏实肯干,一定会有机会。”

南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南阳市捕捉需求、研究需求、引导需求,整合各种资源,调动优质民营企业吸纳退役军人就业,助力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使之成为推动南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全市9000余家民营企业累计吸纳4万余名退役士兵就业。

放眼河南,民营企业成为吸纳退役军人就业的主阵地。河南在全国率先出台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吸纳退役军人就业的若干措施,探索建立民营企业吸纳退役军人机制。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创新,退役军人就业的广阔道路,通畅了。

老任的苹果

“来来,吃个苹果。”

在三门峡灵宝市,记者见到了故县镇孔家营村“兵支书”任锁祥。一见面,他就从袋子里掏出几个红彤彤的大苹果,“都是乡亲们自己种的,绝对无污染,好吃!”同行的三门峡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王瑞打趣说:“老任,你是到哪儿都不忘推销你的大苹果啊。”

“老任”其实没多老,今年60岁。叫起“老任”这个称呼的时候,他其实才50多岁。不过,早年在西藏服役,他的皮肤晒得黝黑。退役后这些年一直在外忙活,风吹日晒,再加上沉默寡言,他就显得苍老了一些。但一说到自己的事业,他整个人就振奋起来,马上变回当年那个勇闯川藏线的年轻战士。

“我们村海拔较高,阳光充足,昼夜温差较大,这种环境适合种植矮砧苹果。这是华硕,这是维纳斯黄金,这是瑞雪……”老任对这些苹果如数家珍,一一给记者介绍。

“现在,我们村注册了企业,设计了商标,已经建成集果品生产销售、苗木繁育、采摘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果业公司。预计盛果期亩产能有5000斤,总产值能到3000万元。”

现在,村里的致富路明确了,他又在忙活另外一件大事。2023年10月,灵宝市退役军人乡村振兴产业联盟的牌子挂在了公司展厅。他要带领战友一起走向致富路。

进入展厅,有大苹果,有果醋,还有其他林林总总的农产品。“这些都是联盟成员的产品。我们现在有30多家成员,涉及果品、中药材、蔬菜、干菜调料、种植养殖等生产、加工、销售行业,联系了‘兵支书’33人、‘兵委员’88人,吸纳、推介退役军人就业550人。”

说到这里,他又开始给我们介绍其他产品:“我们灵宝农产品非常丰富,退役军人乡村振兴产业联盟会根据战友们从事的不同产业,继续组建退役军人果业联盟、退役军人蔬菜联盟、退役军人中药材联盟、退役军人土特农产品联盟等组织,把联盟、企业、乡村、农民连为一体,把利益合理分配到产业各个链条。”他边走边用浓重的河南口音对记者介绍联盟的宏伟蓝图。或许是怕自己说得太快,记者听不清楚,他会在关键的地方稍作停顿。“帮我们宣传宣传,能带动更多老兵参与进来,让战友们一起干。”老任说得很真诚。

王瑞接着告诉记者,全市6个主要县区均已挂牌成立退役军人乡村振兴产业联盟。联盟在牵头单位的带领下,已逐渐打破壁垒,开始互联互通,并开展慰问抗美援朝老兵等社会公益活动。

“我们积极探索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新方向,助力乡村振兴,以退役军人乡村振兴产业联盟为基础,以大数据为引领,以金融扶持为助力,以有机食品生态村为突破口,紧抓产业振兴,以订单生产方式打通供应链体系,促进农产品流通,让农产品保值、增值,增加集体和个人收入,实现富民兴村。”王瑞说。

河南是农业大省,“兵支书”“兵委员”在广袤的农村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建强人才队伍,凝聚资源合力,盘活在乡就业创业退役军人资源,河南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退役军人就业之路。

“张班长”的汗水

采访张官兴的时候,他正在给公司退役军人讲课,“有些培训教官会转岗,安排到管理团队,要先进行适应性培训。”张官兴留着短发,常常面带微笑。与他握手,能感觉到力量。他的样貌很低调,身上的荣誉却很多:“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优秀复转军人”“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平顶山市十大杰出青年”……

2001年,退役返乡的张官兴注册成立平顶山兴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带领6名战友开始创业。20多年的时间里,公司从7个人发展到1万多人。但骨子里,他还是把自己当成普通一兵,喜欢跟战友们在一起。“现在公司的副总经理、工会主席都是退役军人,中高层管理人员中退役军人有6人,分公司、子公司经理中退役军人有27人,全公司在职退役军人有1200余名。能为战友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义不容辞。我最喜欢他们叫我‘老班长’。”在“张班长”的公司,退役军人在部队的立功受奖情况和收入直接挂钩:立过三等功、在部队入党等都可以增加基础工资,“他们在部队有过贡献,当然要认可。”

随着事业发展,“张班长”的物业、安保、培训业务扩展到全国多地,但“张班长”坚持在平顶山招录退役军人员工。“平顶山是劳动力输出大市,大量人员在江苏、广东等地务工。我把年轻的战友们带出来,既给他们提供就业机会,解决当地就业问题,自己也能获得稳定的员工团队,这使多方受益。”

张官兴等军创企业家把平顶山的退役军人引入全国各地,服务保障工作也在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努力下走出河南、走向全国。

平顶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朱跃生告诉记者,平顶山市在外地发展的军创企业家人数众多,他们有情怀、有实力、有担当,愿意参与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2021年5月16日,首家平顶山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广州服务站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平顶山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正式开启对外联络新模式,并在现阶段基本形成了统战部、组织部、工商联共同发起,以商会为依托,建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站的固定模式。”

目前,河南省各地市已在广东、海南等地试点设立省外退役军人服务站8个,为当地河南籍退役军人提供就业、法律咨询等服务。今年已组织跨区联合招聘会6场,达成就业意向4100余人次。

记者手记:就业是社会安定的压舱石。退役军人就业对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退役军人安居乐业了,退役军人工作才能在稳定中高质量发展。

中原沃土,希望满满。记者在隆冬时节的这次采访,听到了退役军人事务部门铿锵有力的声音,看到了退役军人信心十足的笑脸。记者相信,河南退役军人就业之路会越来越宽,一系列新路径、新形式,必将激发出无限新效能,激励广大退役军人向着新征程奋勇进发。

中国退役军人·全媒体记者 王 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