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样本 •河南:农业大省稳民生
退役军人的人生出彩,绽放在千锤百炼、刻刀起舞的岗位上,
迸发在以一流技艺托起一流产业的拼搏中,
镌刻在一望无际、丰收在望的新农村田野里……
在河南,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不断探索,
助力广大退役军人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人生价值。
探索领域:就业
总策划:傅雪柳 倪光辉
全媒体报道组:吕高排 王 栋 孙立超 闫予昌 李亚东 薛召升
厅长视野:助力退役军人用勤劳双手 创造美好人生价值
对话人:河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姚国宝
中国退役军人·全媒体记者 吕高排
对话人素描
2016年9月,时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副政委的正师职干部姚国宝转业,在35年军旅生涯之后接驳退役军人工作,再次为兵服务。在河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工作的5年时间里,他系统掌握经济形势,紧紧抓住就业“牛鼻子”,和厅党组成员一起,牢牢建立政府机关横向联动机制,推动出台就业政策20余项,协调组织助力12万名退役军人找到心仪工作,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退役军人的幸福指数。
记者观察:我国每年新增几十万名退役军人。退役军人中,只有少部分符合安置条件的可选择由政府安排工作。绝大多数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和逐月领取退役金的转业军官、军士长都需要自主就业创业。据调查分析,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创业后能够生存5年的企业只占总数的5%,就业,成为退役军人主要选择方向,也是退役军人工作的重中之重。
厅长视野:河南省的GDP位列全国第五,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均摊下来数值相对较低。我们坚持就业优先战略,主动把退役军人就业工作融入全省经济发展大局,构建政府部门、服务体系、社会力量“三驾马车”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按照“政府推动、政策牵引,教培先行、岗位跟进,权威推荐、自主选择,社会支持、多方参与”的思路,坚持把政策落实作为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先手棋”,全面铺开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帮助他们尽快融入社会、拓展就业帮扶渠道,不断扩大退役军人入职“公门”通道,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创办市场主体吸纳就业“蓄水池”作用。通过搭建多种就业服务平台,在享受普惠性政策和公共服务基础上给予退役军人特殊优待,确保退役军人充分就业。此外,我们还推广了适合河南的四个做法。
案例精选:电商
2023年12月16日—20日,河南省第三届退役军人直播电商创业创新大赛决赛在信阳市退役军人电商小镇举行,120名退役军人、13个团队经过激烈角逐,产生一、二、三等奖共20名。以电商创业带动就业,这个看似平常的举动,营造出全社会关心关爱退役军人就业的良好氛围,激励退役军人在新时代的春风里,积极投身“网上就业”实践。
厅长视野:河南省退役军人直播电商创业创新大赛,在全国尚属同类型大赛的首家。河南农副产品丰富,把这些优质产品运出去、卖出去,退役军人找到了就业的舞台,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抓手,新的经济增长极也支撑起来。电商经济成本小、上手快、投资少,年轻人非常擅长,通过这一新业态,可以提高退役军人就业含金量,也是落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的具体举措。三届大赛都非常火爆,参赛人数逐届增加,帮助军创企业完成1.6亿元的销售额,单品销量一度排名抖音榜单第五名。大赛特点鲜明:一是坚持以赛促培训。线上把所有与直播相关的理论知识全部培训一遍;线下4人一组轮岗实战练习,确保每个参与培训人员直接上播或单独组建团队。累计培训退役军人4000余人次。二是坚持以赛促销售。在赛前专门组织全省退役军人创办的企业报名,遴选全省及受援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退役军人创办企业优质产品作为大赛期间主播带货产品,免费帮助销售。三是坚持以赛促就业。把提升退役军人就业技能作为举办大赛最终目的,持续跟踪参训人员就业情况,带动更多退役军人投身创新实践。
案例精选:民企吸纳
2020年10月,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联合牧原集团推出“万人万岗”退役军人就业招聘活动,当年就吸纳6100名退役军人在这里发展。目前,这些退役军人中已有408人走上各级管理岗位,912人成长为优秀工程师。
厅长视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潜力巨大。河南在全国率先出台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吸纳退役军人就业若干措施,探索建立民营企业吸纳退役军人就业机制,鼓励他们优先吸纳退役军人,为入职退役军人提供全周期服务保障。2019年以来,全省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签约退役军人就业合作企业1067个,设立各类就业基地、实训基地302个,累计提供岗位140万余个,为退役军人就业提供了充足岗位保障。成立市、县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59个,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拓展退役军人就业“朋友圈”。我们与牧原集团通力合作,把退役军人招进来,还一起制定了十二字方针:进得来、留得住、强培养、发展好。退役军人任丽娜精通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担任牧原集团智能化部门算法工程师,参与智能无人巡检项目研发,支撑养猪行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退役军人朱松2013年加入牧原集团后,很快走上管理岗位,先后担任主管、子公司总经理,现任牧原集团京津冀区域总经理。这些优秀退役军人,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也为自己创造了幸福生活,取得双赢效果。
案例精选:产业联盟
2023年6月20日,河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在三门峡市开展“退役军人乡村振兴产业联盟”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就业创业模式。
厅长视野: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退役军人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军力量。在三门峡市开展的“退役军人乡村振兴产业联盟”试点,是以在乡创业“兵支书”“兵委员”产业资源为基础创建的,旨在探索开展从产业扶持到生产销售的产业发展服务,力争推动形成以“兵支书”为主体、产业为纽带、渠道为基础的“兵支书”产业抱团发展新格局。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优秀退役军人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担任“兵支书”“兵委员”,带动退役军人共同开拓乡村发展新模式,为乡村注入发展活力,乡村也日益成为吸纳退役军人就业的新天地。具体讲,就是以大数据为引领,以金融扶持为助力,以有机食品生态镇、村为突破口,以订单生产方式打通供应链体系,促进农产品流通,实现农产品保值、增值,增加集体和个人收入。联盟内部打造“原材料生产、产品加工、技术引进升级、标准打造、品牌营销、销售流通”全产业链条,实现联盟内大宗商品统购统销、品牌资源共享、成员相互扶持。比如,在灵宝市故县镇孔家营村,已经担任“兵支书”18年的任锁祥,带领大家修路打井、美化环境、升级设施,让孔家营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一跃成为灵宝市文明村。任锁祥顺势而为,开办集生产销售、苗木繁育、采摘观光于一体的果业有限公司,采用“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吸纳村民以劳动力和技术入股合作社,辐射带动100余个家庭实现产业分红,帮助200多名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
案例精选:跨区合作
2023年5月24日,河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制定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跨区域合作行动方案。该方案以长三角、珠三角区域河南籍退役军人就业人数较多的省市为重点,建立对接沟通机制,实现退役军人人力资源互通。2023年,河南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组织跨区域招聘会6场,达成就业意向4100余人。
厅长视野:这一举措破解了退役军人人力人才资源、创业资源和就业岗位区域不均衡问题,让河南得以共享各地域优质资源,推动了退役军人就业跨区域合作。我们在开展退役军人外出就业意向和本地优质企业用工需求摸底时发现,全省近一半退役军人在外务工,并且多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就开始推动与这些地方签订厅(局)际退役军人跨区域就业创业合作协议。早在2021年5月,平顶山就与广州建立了专门服务于退役军人就业的服务站,定期开展线下跨区域退役军人招聘专场活动,建立与当地市局、招聘企业常态联系机制。河南以平顶山为试点,先后在广州、海南等地设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站,为退役军人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服务,协调解决涉及退役军人劳务纠纷、再就业推荐等问题,让服务站逐步成为退役军人外出就业、外地优质创业资源引进的桥梁纽带,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