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让“有为”退役军人“有位”
“能够顺利安置到理想岗位,离不开部队党委的关爱,离不开地方政府出台的好政策。”半年前,曾任陆军某团政治工作处主任的唐广龙,转业后来到广西桂林全州县农业农村局,职级得到相应安排,工作干得有声有色。
唐广龙口中的“好政策”,是2021年7月广西军地共同制定的贯彻落实中央有关退役军人工作政策制度改革方案的若干措施。其中,对期盼进入党政机关和参公单位的转业军官,广西每年按照不少于1:1的比例提供相应岗位。
与唐广龙一样,对未来信心满怀的还有柳州市退役士兵王才术。
在部队服役16年的王才术,是符合政府安置条件退役士兵中的佼佼者。他入伍前毕业于广西司法学校,有计算机特长,在部队曾多次立功受奖。王才术的自身条件与柳州市社会治安综合事务中心提供的岗位吻合。在柳州市退役士兵选岗会上,王才术以归集专岗直通的方式被该中心接收安置。
“安置好退役士兵关系到许多家庭的幸福指数。”柳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丁旭介绍,近年来,柳州市在安置初期就从人岗信息匹配、教育培训引导等方面入手,帮助退役士兵了解相关信息,引导退役士兵找准心理预期与就业现状平衡点。同时,在综合排序的基础上,推出归集专岗、岗位双选等“直通车”式安置办法,基本实现接收单位和退役士兵双方满意。
改革,是广西安置工作贯穿全程的关键词。和过去退役士兵常常被安置到单一的工勤岗位不同,广西明确出台文件,将符合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安置到事业单位,符合管理、专业技术岗位任职条件的可直接聘用,首次聘用不受接收单位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限制。
“这样的好政策,拓宽了安置渠道,给我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2006年入伍的赖剑雄,2022年退役后被安置到岑溪市工业园区管理中心,次年就担任中心社会事务股股长,很快打开工作局面。该政策出台以来,已有357名退役士兵受益,相继安置到事业单位管理、专业技术岗位。
2022年,广西把年度退役军人安置工作任务纳入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和目标管理,让退役军人安置工作驶入“快车道”。广西壮族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移交安置处处长夏忠介绍,2023年,全区转业军官、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和计划移交伤病残士兵全部安置,其中转业军官除本人自愿进企业安置的外,均安置到党政机关和参公单位,退役士兵安置到行政、事业单位的比例达94.9%,基本实现退役军人、接收单位、部队“三满意”。
广西壮族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彭石山介绍,下一步,将结合新的军官制度和士兵制度,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退役军人移交安置主干法规,抓住核心重点建章立制解决“管长远”的问题,聚焦热点难点落细落实政策抓好“当下改”的问题,不断加强工作安排、待遇保障、教育培训全链条服务保障。
特约通讯员 刘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