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南明:军娃入学请走“绿色通道”

“南明区的拥军优属工作做得非常好!切实为我们军人家庭解决了困难。”军嫂赵碧感慨地说。

以前赵碧一直带着两个孩子在广东湛江随军生活。2023年爱人调防后,她带着孩子搬回老家贵州贵阳。“一个孩子刚升一年级,另一个才上二年级,同时协调转学难度很大。”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办理孩子转学流程非常顺畅,她只提交了入学志愿材料,工作人员多次主动联系她反馈办理进度,直至转学顺利完成。

负责这次对接协调工作的贵阳市南明区人武部干事李兵介绍:“由军人所在单位团级以上政治工作部门提供军人子女入学入托志愿和相关材料,我们核实材料后对涉及的学校进行统计,分类整理归档后提交给教育局,同时跟进后续情况。我们按政策规定与区教育局对接,调配优质教育资源,开通‘绿色通道’,只需军人家庭提供一次资料,其他工作全部由相关部门完成。”调配中,区教育局会根据入学意愿优先安排,为军人子女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2023年,南明区人武部、南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乡(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和基层武装部、村(居)委会工作人员和社区网格员,形成明确的区、乡(街道)、社区三级联动体系,确保拥军优属活动全覆盖。

切实摸清辖区南明籍现役军人情况,进行建档立卡,并通过快递寄送、线下发放等方式给现役军人或其家属寄送一封慰问信和一张“联心卡”。截至目前,共发放(含寄出)慰问信934封、“联心卡”934张,发送慰问短信2658条,走访慰问贵阳籍官兵家庭934户。同时,收集驻区部队官兵及南明籍军人子女入学入托、随军家属安置等问题,积极协调相关单位予以解决。

“家门连着营门,军属牵动军心。”南明区积极发挥军地桥梁作用,把解决好军人子女入学入托问题,作为“教育拥军”的重要抓手,将实事落到实处,坚持主动服务、主动协调、主动跟踪,倾力解决军人子女入学入托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让他们享受到地方优质教育资源,为军人解除后顾之忧。通过建立常态化联通机制,设置联络专员,加强军地双方联系和交流,落实相关优抚政策,南明区依法优先保障、落实解决军人子女入学入托难题。

近三年来,已解决300多名军人子女入学入托问题。一项项优待政策的落实,一件件入学事宜的解决,激励部队官兵安心服役、建功军营,增强军人军属的幸福感、荣誉感,营造拥军优属良好氛围,温暖传递鱼水深情。

文/ 程 星 梁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