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资源 铺路搭桥
一线手记:
沙坪坝区有3.4万名退役军人,前段时间,我带领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退役军人就业情况开展了一次调研,共发出问卷614份,访谈43人次,召开服务对象座谈会4次,开展工作人员专题会2次。通过调研,我发现辖区退役军人普遍存在服役时掌握的职业技能在目前的岗位上难以继用、在求职过程中不占优势的情况。
如何从根本上打通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渠道?重庆市沙坪坝区整合有效资源,正在努力探索助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新方向。
在担任沙坪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的同时,我还是一名军属,丈夫和儿子分别在新疆、西藏地区服役。为辖区退役军人铺好路、搭好桥,让他们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更大作用,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是我的主责主业。
在沙坪坝区,有一半以上的退役军人在服役时主要从事战勤、后勤类工作,有35%的退役军人认为在首次就业时,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缺乏相关职业技能,有39%的退役军人对当前岗位或就业状态不够满意。同时,部分退役军人因年龄增长、就业能力固化,面临岗位调整、薪资待遇降低等情况。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铺路搭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此,我们联动区委组织部、区教委、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人社局等12个部门,整合有效资源,共同为退役军人服务。
为打通数据壁垒,我们与区人社局实现数据共享,根据退役军人及军属登记的失业数据,及时更新完善帮扶台账,建立定向帮扶机制,实施“一对一”帮扶。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区人社局、区工商联、区经济信息委等部门共同组织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职业技能培训,鼓励有意愿的退役军人按规定参加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考取相关技能证书。
与此同时,沙坪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会同多家政府部门,提出在聘用司法、公安、消防、应急、城管等单位的工作人员、中小学教职工以及村(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时,对退役军人的年龄和学历条件适当放宽,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录退役军人。建立社区就业“直通车”,结合建档立卡工作,充分掌握退役军人的就业需求、个人特长和服役表现等情况,有意愿从事社区工作的优秀退役军人可免试进入社区专职工作者后备人选库。
沙坪坝区在全市率先成立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建立创业导师团队,先后与60家优秀企业合作,对退役军人开展“点对点”创业帮扶指导,有效对接创业政策、项目等。通过鼓励退役军人创业,进一步吸纳、带动退役军人就业。
最近,我们为退役军人精心准备了“三个一”大礼包:一套技能培训目录、一部教育培训宣传动画、一本就业创业政策指南。其中包括适应性培训、招考优待、就业服务、创业优惠等18个方面的政策内容及相关部门联系方式。
与12个部门联合印发《重庆市沙坪坝区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率先建立退役军人“就业超市”,打造“不挑不拣、24小时上岗”品牌,推荐岗位600余人次,促成就业250人次。在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保驾护航”的路上,我们步履不停。
(作者系重庆市沙坪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简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