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故事 藏在两千张照片里

  “他是一名新四军老战士,也是一名抗美援朝时期的战地记者……”大屏幕上,一张张穿越时空的黑白战地影像让在场的观众为之震撼。当照片拍摄者张崇岫拄着拐杖慢慢走上领奖台时,全场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在第十四届中国摄影艺术节上,退役老兵张崇岫被中国文联授予终身成就奖(摄影)。

  94岁高龄的张崇岫已是步履蹒跚,但他拍摄的2000多张战地照片却“历久弥新”,这些珍贵的影像见证着历史,是对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赓续传承。

  “我老了,但是照片不会老。”张崇岫目光坚定。

端相机就像端枪一样

  1942年,安徽巢湖年仅13岁的少年张崇岫参军入伍。“1946年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分水岭。”张崇岫说,在部队的前三年,因为年龄小,他被送去皖江联中读书,随后被派到基层部队担任文化教员。

  17岁那年,张崇岫被调到东线兵团政治部新闻训练班学习摄影。部队整编后,张崇岫担任随军摄影师,这是他从事摄影的开端。

  “一开始我是不愿意做摄影师的,作为一名战士,为什么不让我端枪打仗?”随后的经历让张崇岫意识到,在战场上,端相机就像端枪一样。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张崇岫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前线。在长津湖战役中,他用两部相机、三卷胶卷,拍下了大量战士们英勇作战的珍贵画面。

  张崇岫时常会回忆起自己用镜头记录的一些场景,“其实,我就是一个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摄影人。”

  “只有靠近些,才能拍出好照片”

  “这些照片仿佛把我们带回了那个年代,带到了硝烟四起的战场上。”这是许多观众看完张崇岫摄影展后的感受。

  参军前,张崇岫只读过两年私塾,到了部队才开始系统学习文化知识。他常说自己是“半路出家”,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全靠实践,“搞摄影,胆子要大!”

  “哪里有枪声,就往哪里凑,入朝作战期间,我拍下了很多自己这辈子都忘不了的战斗场面。”张崇岫说,穿梭在枪林弹雨中,一边按动快门,一边躲子弹,每一次拍摄都是一场战斗。一次,大概是镜头的反光吸引了敌人,重机枪一路追着他扫射。“子弹‘嗖嗖’地在头顶上穿梭!但我不怕,我是个拿相机的战士!”

  “要靠得近,才能抓住那些瞬间。”在他看来,听得到枪响声、爆炸声,听得到战士们冲锋时的喘息声,闻得到浓浓的硝烟味,才能拍出好照片。“这里掉了一块头皮。”张崇岫告诉记者,他的头顶被炮弹炸伤过,左手有一处子弹贯穿伤,小腿则受过嵌入伤,其他的小伤不计其数。

  在咸兴港,张崇岫成功拍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9师侦察队与朝鲜人民军会师的场面,这张照片后来被收到中国第一套志愿军主题邮票中。

  一同被收入邮票的还有一张名为《涉江追击敌人》的照片。拍摄当天,张崇岫与部队一起强渡昭阳江,“迫击炮打在水面上,牺牲的同志就漂在我身边。”

  这种不畏牺牲的勇气,让张崇岫记录下了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的珍贵影像。

“好好拍照片,好好战斗”

  入朝作战的两年多时间里,张崇岫冒着枪林弹雨,拍摄了2000余张战地照片。

  在《张崇岫摄影作品集》的扉页上,他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战争没有胜利者,只有死亡者和他们没有姓名的墓碑。”

  “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尤其是我这样的摄影记者,不好好拍照片,不好好战斗,就对不起那些死去的战友,更无法向我们的后人交代!”

  战场上,死亡触手可及,但在张崇岫的照片中,人们看到更多的是志愿军战士的勇气与乐观,有很多“平静的时刻”:一名坐在乱石堆中的年轻战士正在小心翼翼地摆弄着手里的绣花针,身旁的战友望着他,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战士们一起从雪坡上滑下来,哈哈大笑;志愿军女战士和朝鲜人民军女战士手挽手跳舞,亲如一家……这些被定格的瞬间,平凡、质朴,却又弥足珍贵。它们穿越时光而来,被注入了无穷力量。

照片里的故事不会老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张崇岫随部队回国。1958年转业后,他先后在《安徽画报》《安徽日报》和安徽省文联工作。

  多年来,张崇岫一直延续着自己在部队养成的工作习惯:平均每个月在家不会超过4天,把时间都用在采访和拍摄上。

  从事摄影工作以来,张崇岫发表过的摄影作品达1300多幅。1980年到安徽省文联工作后,在继续用镜头关注社会生活的同时,张崇岫还创作了《我是中国人》《英雄“CHINA”丁》《中美大战长津湖》等多部文学作品。

  2020年12月,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张崇岫抗美援朝摄影作品展”在第十三届中国摄影艺术节上展出,这些记录抗美援朝战争的照片历经岁月洗礼,一经与展出便引起了广泛关注。

  面对赞誉,张崇岫格外谦逊:“从个人角度来说,我不觉得这些照片有多好,但是照片中展现出来的那种志愿军战士不畏强权、敢于斗争、乐观向上,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精神风貌,会感染到很多人,对青少年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这就是这些照片的意义所在。”就像那句他常挂在嘴边的话一样:“我老了,但是照片不会老,照片里的故事不会老。”

特约通讯员梅良仿 通讯员 张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