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73年、1900公里的“相见”

  2023年3月1日,在苏、桂两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陪同下,镇江市句容籍烈士张靖华的幺弟、80岁的张映奎,携孙子张博闻来到广西钦州小董镇烈士陵园,向着革命烈士纪念碑拾级而上,看望他的哥哥。

  这场跨越1900公里的“相见”,张映奎盼了太久。

一字之差,苦苦坚持的寻亲路

  2022年,广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发布了为烈士寻亲的公告,句容籍烈士张靖华(碑名张靖英)恰在其中。

  句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转发寻亲信息后,开发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很快传来回复,“我们辖区烈士名单中也有位‘张靖华’,家中有个弟弟叫张映奎。”有了线索,工作人员立即要来详细信息,带队前往核实。

  初见寻亲团,张映奎一脸错愕。当得知有可能寻到哥哥张靖华烈士的墓后,他将埋藏在心底几十年的遗憾一一道出:“听母亲讲,二哥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读书人,刚入伍时还有几封书信报平安,后来就没了音讯。”

  “也许,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抱着这份念想,每逢过节,母亲都要留副碗筷给二哥,直到1957年收到烈士证,才相信二哥已经牺牲。”张映奎印象很深刻,每到清明前叠纸钱的时候,母亲总是念着“广西”,“去世前还反复叮嘱我要找到二哥的安葬地。”

  “曾经,父亲的朋友到朝鲜旅游时,在革命纪念碑下看到了烈士‘张靖华’的名字,就立即联系了我们。但经核实,那名烈士籍贯并非江苏,信息再次中断。”直到后来得到广西的反馈,张映奎一家才解开疑惑:原来张靖华烈士墓碑上写的是他入伍时的另一个名字——张靖英。

千里跋涉,看到了二哥的埋葬地

  张映奎很早就有去看二哥的念头。张靖华参军时,张映奎才五六岁,对于这位二哥的记忆已变得模糊。但血脉亲情,任凭时光冲刷也不会变淡,有生之年去祭拜二哥是张映奎最大的心愿。为了替张映奎圆梦,句容、钦州两地相关部门携手安排,促成了一场跨越73年、1900公里的“相见”。

  “总想多带些东西看哥哥,要么觉得带少了,要么觉得没带对。”张映奎随身带着的行李箱里,除了几件换洗衣物外,还塞了3盒密封的祭品。一包叠好的纸钱放在行李箱正中间,叠纸钱的方法正是母亲教的。

  3月1日9时许,经历1个小时的山路颠簸,车辆停在了小董镇烈士陵园门口。80岁的张映奎爬过数级台阶,额头满是汗水。看着满是名字的纪念碑,他靠在孙子身上,喘着粗气问:“博闻,二爷爷的墓在哪儿?”

  在工作人员指引下,张映奎在二哥张靖华墓前蹲下,泪眼婆娑地摸着墓碑上的名字,颤抖着嘴角,挤出一句:“二哥,兄弟带着孙子来看你了。家中一切安好,放心吧。家里没忘记你!”

  三鞠躬后,张映奎抱着从墓旁徒手挖出的土,面朝东北方,望着家的方向。他将把这些土带回家,撒在父母墓旁。

寻找,为了相隔久远的“团圆”

  据了解,句容市烈士陵园登记在册的烈士有638人,其中还有一部分尚未找到后人亲属。

  “时间不等人。”句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潘海风表示,随着对烈士尚有记忆的亲属带着眷恋和遗憾相继逝去,第三代之后的烈属寻亲的动力有所减弱,让英烈和亲属“团聚”的概率也会更小。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就此展开。2021年,句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会同相关部门启动了烈士寻亲专项行动。一路奔跑,一路热泪盈眶:2021年清明前夕,江苏句容与浙江台州合作,通过比对烈士档案、发动媒体宣传,全城接力为在解放一江山岛战役中牺牲的6名句容籍烈士找到亲人;2023年,又与江苏无锡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取得联系,为埋葬在郭庄的烈士寻亲,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果……据统计,近三年来,句容市已成功为12名句容籍烈士找到亲人。

  为烈士寻亲,是对英烈最好的告慰与缅怀。“我们将进一步用好政府公共平台,同时借助媒体和社会公益组织力量,扎实开展好‘为烈士寻亲·帮亲人圆梦’活动。”潘海风说。

  (文/ 汪宏桥 孙维波 林传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