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创小微企业的自救与他救

  成千上万的小微企业如同毛细血管,潜布于社会经济的每一寸皮肤之下。它们细微、通达且敏感,以个体的律动体现经济脉动的速率,用细密的循环勾连出经济整体的活跃。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对小微企业造成巨大冲击,小微企业普遍面临营业收入锐减、现金流不足以及利润率下降等困境。军创小微企业的生存现状如何?在疫情及消费经济放缓的双重压力下,他们又该如何进行“自救”?政府部门在扶持小微企业方面推出哪些政策举措?近日,我们走进军创小微企业,去探寻上述问题的答案。

    咬紧牙关,这道坎总能迈过去

  “如果这笔贷款下不来,可能我就很难撑下去。”退役军人、安徽铜陵炎良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刚说。

  炎良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白姜的食品加工企业。产品主要销往江浙沪和安徽省内。最多时,张刚的工厂有60多名工人,每天能生产白姜1万罐。经历了三四月份的这波疫情,目前厂里的工人只剩下十几个,产量也只恢复到疫情暴发前的20%—30%。

  按照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3月1日到4月9日期间,张刚的食品加工厂断断续续停工了15天。这15天,企业的营业收入为零。

  相比于因疫情防控导致的停工,更令张刚忧心的是市场需求的急剧下降。后者的不利影响持续时间更久,对企业的打击也更大。

  深受市场需求不足困扰的张刚还不得不面对原材料和物流成本的大幅上涨。

  当前,和公司有合作关系的快递中国邮政有很多地方无法正常送达,张刚不得不临时改用京东快递发货。这样一来,每发一单的成本从原先的3.5元上涨至7元左右,涨幅接近100%。除物流外,白糖、醋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加上连年上涨的房租,生产成本的增加导致企业压力与日俱增。

  “除了销量,所有东西都在涨价。”张刚颇有些无奈。

  炎良食品公司财务负责人上官红燕告诉记者,由于公司进口的初级农产品原材料均已享受国家免税政策,因此,企业无法再享受相应的留抵退税政策。目前,企业唯一可申请的国家层面的扶持只有人才补贴。但对以初级加工为主的炎良食品公司而言,引进农业专家及相应技术人才并无必要。另一方面,企业每月的支出始终保持在10万元以上,其中包含员工的基本工资、社保、厂房的租金和水电费等。

  企业的资金流告急,张刚不得不向农业银行申请专项贷款。贷款利率和之前并无太大区别,但当下,银行适当放低了贷款的申请门槛,让更多小微企业有了申请资格。

  疫情冲击下,不少像张刚这样的小微企业主甚至已到了“存亡之际”。这时候,一笔贷款极有可能成为企业的“救命稻草”。好在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引发各界重视。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及时调动政策“工具箱”,从6个方面入手部署了33项稳经济措施。其中专门提到要将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

  “难是难,但做生意哪有容易的。大家都咬紧牙关往前走,政府也在后面帮衬着,这个坎总能迈过去。”张刚说,等贷款批下来了,他还想再拼一把。

  转战“线上”,开辟销售第二战场

  电话接通时,退役军人余多金刚刚下课。

  “授课内容很实用,导师还专门针对我们企业的直播提出了改进意见。”提到由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织的退役军人直播特训营,余多金赞不绝口。

  余多金,安徽军创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主要生产销售各类红色军旅文化酒及养生保健酒,年销售额800万元左右。

  当下,受疫情影响,余多金公司每月的销售额只有三四十万元。

  “线下销售全军覆没,不得不转战线上,开辟销售第二战场。”余多金说,一直以来,公司生产的红色军旅文化酒主要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销售。线下主要在金寨当地各大旅游景点内的超市铺货。而线上在抖音、快手、淘宝、拼多多等多个平台都有店铺。

  疫情导致前来金寨旅游的游客数量锐减,线下销售成绩惨淡,余多金只能将重心转到线上。前不久,他刚刚在淘宝店铺举行了首场直播。

  余多金介绍说,淘宝店铺可以认证退役军人身份,虽然没有实际补贴,但会起到一定的拉流作用。其他几个平台尚未开通针对退役军人的专项扶持。他希望,未来这些大企业能够给退役军人开设的线上店铺一些流量扶持。“如果能给我们一些精准流量,会对销售有很大帮助。”余多金说。

  从今年3月开始,余多金开始试水线上直播。得知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织开展退役军人直播特训营时,他第一时间报名。几堂课下来,余多金感觉不错。授课内容实在,很有针对性。导师会教大家看大盘、分析数据,而且每3名学员配备1名助教,有问必答。

  刚刚结束的直播课上,来自安徽省广播电视台的专业导师指出余多金直播间内粉丝停留时间不长,建议从人、货、场三方面进行提升。人,是指找准直播定位。导师建议在直播过程中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实实在在、品质为先,这才符合退役军人的形象定位。货,是指做好货品搭配。场,是指场景搭建。导师建议余多金的直播间背景采用实景,归根结底,还是为了给人一种真实感。

  余多金觉得导师的话不无道理。如今,他的线上直播间已从室内移到室外。进入余多金的淘宝直播间,只见他站在一条小溪边向直播间里的粉丝介绍:“山泉水从门前流过,我们的‘老兵酒’就是用这清澈的山泉水酿造的。”

  抓住风口,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过去1个月,退役军人朱贵彩的热播网络科技公司营业收入仅为疫情暴发前的1/3。

  “许多合作过的企业一夜之间都不在了。”朱贵彩说,“像餐饮业这些公司,连活下去都难,谁来找你拍广告、办活动?”

  深圳热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互联网资讯及技术应用公司,旗下拥有深圳全接触等多个自媒体矩阵,全网用户破1000万,日浏览量超过50万。

  2017年8月,热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以新媒体平台命名的党支部——深圳全接触新媒体党支部。这个支部成立以来,坚持以“展示新形象、引领新风尚、传播正能量、做好新榜样”为行为准则,积极打造有灵魂有品质有担当的红色新媒体,以新媒体语言生动形象传播党的声音,宣传特区建设。

  疫情期间,朱贵彩对公司正在运作的所有项目进行了评估,削减了部分短期内无法产生收益的项目。考虑到从前期的孵化制作到中期的推广宣传再到后期的流量变现所需周期较长,朱贵彩忍痛放弃了公司正在孵化的几个粉丝近百万的短视频IP。

  疫情倒逼企业进行转型升级,热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不得不从短视频时代提前跨入IP时代。而朱贵彩适时把握住时代风口,创造性地提出“把党建IP化”的口号。

  2021年7月1日,由热播网络科技公司打造的党建IP“龙一第”横空出世。朱贵彩把中国传统龙的形象拟人化、卡通化,既传承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又彰显了IP形象的亲切与可爱。

  在“龙一第”的形象设计与命名上,朱贵彩也颇费心思。“龙一第”反过来读是“第一龙”,暗示了“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的争先意识。整个IP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是当代青年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

  作为新媒体人,朱贵彩始终坚信,有社会价值的东西,终究会产生经济效益。当初打造“龙一第”党建IP时,朱贵彩只想用它来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知名度,他并未想到,“龙一第”党建IP的问世会引来如此多的关注。

  广东省和深圳市委网信办纷纷给“龙一第”点赞。随后,深圳市多家商圈向朱贵彩发出邀请,希望“龙一第”IP入驻。今年3月,热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十多家机构和商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享“龙一第”党建IP,共同传递“拒绝躺平、勇当先锋”的精神。随后,广东省小商品协会、深圳市玩具行业协会也将共同推广“龙一第”衍生产品,围绕“龙一第”打造的主题餐厅也已经在路上……

  随着“龙一第”被更多人喜爱,朱贵彩对企业的明天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