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的日子里

  在等待的日子里

  文/ 张婷婷


  小时候,我不知道等待意味着什么,只记得母亲总说:“再等几天过节了,你爸爸就回来了!”

  父亲长年在外打工,母亲在家照看我们,每次父亲回来,我和妈妈有多开心,他离开时,我们就会有多难过。但是渐渐地,我也习惯了这种“等待”。

  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去省城上学,变成了父亲、母亲在家等我。再后来,我遇见了他——一名边防军人,本以为可以和相爱的人相知相守,却又一次尝到了“等待”的滋味。

  我慢慢习惯了这种牵肠挂肚的等待

  刚谈恋爱时,我还不习惯他的常态化“失联”——

  早上收到他发来的一条信息:“亲爱的,我今天忙,晚点说。”

  中午我休息的时候给他回:“好的,安心忙,凡事多注意安全。”

  下午,没有收到任何回应。晚上回家后给他打电话,依旧无人接听……

  在漫长的等待中,我的心开始怦怦直跳,脑子里不自觉地出现各种让人担心的画面。

  直到晚上9点多,紧握在手里的电话终于响了。一接起电话,我就忍不住哭了:“你怎么都联系不上,担心死我了。”

  他说,出任务了,山上没有信号。

  慢慢地,我明白,等待将成为我以后生活中的常态,也慢慢习惯,这种牵肠挂肚的等待。

  我不想拖累他

  2016年11月,我和他确定恋爱关系一个多月时,父亲查出重病,需要做手术。记得父亲体检报告出来的那一天,我满医院找医生商量最好的治疗办法。在从医院回家的公交车上,打开手机一看,全是他的微信信息和未接电话——他因为联系不上我而担心。我不想拖累他,给他发了一个信息:“亲爱的,爸爸身体不好,我很害怕!我不知道未来到底会发生什么,弟弟还小,以后我就是这个家的顶梁柱。我不想给你任何压力,也不想拖累你,我们还是不要在一起了。”

  收到我的信息,他不停地给我打电话、发微信,而我却狠心不接不回。后来他又给我发短信:“你接电话,我有话对你说。”我寻思着,不管怎样,说清楚也好。

  “婷婷,我选择跟你在一起不是一时冲动。”一听见他的声音,我就忍不住流泪,他的声音总是那么温和。“遇到自己真心喜欢的人不容易,不管未来发生什么,我不会当一名逃兵,以后有我陪你一起撑起这个家……”

  我再也控制不住地大哭。也许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我决定:这辈子,都要死心塌地地跟着他,不离不弃。

  2017年8月12日,我们订婚的前一晚,母亲告诉我:“他是一名军人,你们以后会面临分居两地的问题,他有他需要完成的使命,你也需要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只要你们的心在一起,这些都不是问题——就像我年轻的时候等你爸爸一样……”

  我郑重地点了点头。

  我陪他走过了那段艰难的巡逻路

  等他回来的日子,快乐而充实。他在边防站岗,我在家乡的银行上班。工作期间,我认真负责、成绩突出,连续被单位评为“优秀员工”。

  2017年12月,我父亲突然病得很厉害,情况很不好。每天早上上班之前,我都会给父亲做好饭送过去,下班后又去医院照顾他。上班时,我面带微笑为客户办理业务,下班去医院途中想起父亲又偷偷抹泪。

  屋漏偏逢连夜雨。他打电话告诉我,他的母亲需要动手术,他无法及时赶回去。我知道,这个时候他需要我。当天我便向单位请假,让母亲照顾父亲,自己买了当晚从安徽合肥去河北邢台的火车票,颠簸了十几个小时去看望他母亲。在医院,我给未来的婆婆按摩、擦拭身体,一周后,老人家身体恢复出院了。

  为了更好地照顾家人,也为了让他安心地工作,2018年3月,我从银行辞职,两个月后,我与他领取了结婚证。

  2019年5月,我去高原探亲。有机会随他一起巡逻。巡逻车开到中途,由于路上积雨太厚,无法继续前行,我们只能下车行走。高寒缺氧加上道路结冰,让人寸步难行,虽然一步一个大喘气,但我一直在坚持。坦白地说,有那么一刻,无法正常呼吸的感觉让我很想放弃。但想到他和无数边防官兵每次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巡逻,我红了眼眶,也在心里默默激励自己:你也姓“军”,别人可以做到,你也一定可以!

  就这样,我随他走完了那段艰难的巡逻路。

  探亲结束回到家中,我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相继在媒体上发表了一些文章。在部队单位的家属群里,谁有不了解的问题,我也会热心地为她们解答。

  婚后,各种生活琐事,让我一度压力倍增。电话里,我对爱人说:“那么艰难的巡逻路,我们都携手走过来了,以后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是事!”

  当然,这话也是说给我自己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