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陀 独创“片区服务站”

  文|许崴

  普陀区是除浦东外上海市人口最多的区,现有11支驻区部队,约3.3万余名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怎样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2020年,上海市普陀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以资源融合为特色,一步步打开了工作新局面。全区已建成286个服务站点,包含21个退役军人服务示范站,实现街镇、居村全覆盖。

  然而,上海市房价高昂、场所资源紧张,许多居委会是门面房、居民楼改建房,面积狭小、房型较差,虽然成立站点,但很难作为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的活动场地,加之单个居委会财力有限、规模过小,服务对象人数不足,很多活动组织不起来。依靠基层自主创新,普陀区成功打造多个“片区”服务站,通过区域融合、功能融合,分解下沉街镇服务站的部分功能,解决基层居委会资源缺乏的问题。

  普陀区长征镇新城片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是普陀区最早建成的退役军人服务示范站之一。2020年底,该站进一步升级改造。除了新城片区,普陀区还有多个街镇分别建立了10余个片区站点。

  这些“片区”服务站集中了附近3~5个社区的资源,依靠多居委联合,就近吸引多个社区的退役军人、优抚对象,形成规模优势,街镇层面拨款、临近居村共享设施场地,从而使养老顾问、法律顾问、就业帮扶、医疗咨询、心理慰藉、文体娱乐等活动顺利开展。通过引入职能部门和社会第三方资源,片区站的服务设施也更加完善。

  同时,全区服务站点普遍开展退役军人“晒荣誉勋章、证书、经历”宣传。其中曹杨街道对退役军人服务站、双拥优抚之家、民兵之家、征兵办进行一体化打造,形成荣誉陈列互通、设施资源互通的格局,在征兵、双拥宣传时,用前辈模范事迹引领,鼓励新战士奋力前行。

0506092356.jpg

  2020年初,成立不满一年的上海市普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向区委区政府提交了“军令状”,把“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打造居村示范站点”纳入《2020年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项目任务书》,全区各单位不吝人力、不吝精力、不吝资源加以支持,克服新冠疫情的影响,提前完成工作目标。

  今后,普陀区将让居委的退役军人服务点将聚焦“掌握情况”和“上门服务”、片区站承担“活动功能”和“综合服务”的职责、街镇站负责“业务指导”和“行政办事”,进一步探索符合大城市特点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新举措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