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大爱 荆楚情深——湖北省荣军医院“优抚之家”的“山水相连”

  文∣孙四海

  军人如山,岁月沧桑,逾见峭峻……

  医者若水,涓流静远,滋润心田……

  伏虎山下,卓刀泉泮,静谧祥和的湖北省荣军医院,山与水在这里相遇,林海苍茫间,他们用尊崇荡漾出朵朵爱的浪花。

  用“心”铺路,

  家是山与水的连接

  山峦叠嶂,喷涂着湖北省荣军医院标志的救护车,一路穿梭,历经七个小时,风尘仆仆来到荣誉军人欧光银的恩施老家。

  武汉的七月,流火的季节,车内的陪护医生张基成与护理员宫兵,一打开车门就忍不住抹了一把汗。他们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护送欧光银老人来看望他体弱多病的母亲了。

  1978年入伍的欧光银,在一次执行任务中,造成颈椎第7节骨折,高位截瘫,1981年6月被送往湖北省荣军医院,成为集中供养的伤残荣誉军人。

  到了医院后,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身体逐步恢复,心情也日渐开朗起来,只是一直记挂着远在恩施老家的母亲。2014年的一天,他婉转地向医护人员表达了想回老家看望母亲的愿望。

  “每夜都无法入睡,多想能每年看望一次在家的老母亲!”护理员宫兵至今还记得他的原话。

  伤残军人嗫嚅的请求,触动了荣军人的心。对此,院党委批示,“全力达成荣誉军人欧光银的探亲愿望”。医务部安排救护车负责接送往返,荣疗科安排专职人员,全程保障欧光银的医疗和生活安全。医生张基成和护理员宫兵作为保障任务的执行者,负责欧光银居家期间的生活护理。

  见到母亲,欧光银泪流满面,他深情地说:“恩施有我的母亲,是我的家,省荣军医院在我高位截瘫之后,给我亲人般的照料,那也是我的家!他们用“心”铺路,帮我把两个家连成了一个家。”

  从那一年起,每一年,张基成和宫兵都会护送老人回家探亲。说到家,护士长李娓忍不住讲述一个发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故事。

  七十岁的何明扬,是因青海服役期间胸部结核,截瘫来到荣军医院的,属于长期居家疗养的荣誉军人。疫情期间,他因妻子发热被隔离、无人照料,心情焦虑、情绪十分低落。

  彼时正是2月3日,武汉疫情最严峻的时刻,湖北省荣军医院荣军休养楼病区已经实施封闭管理,要求除负责居家荣军护理的两名护士外,其他全体医护人员一律吃住在病区。

  两位护士得知何明扬的情况后,坚持每天上门为其采购生活用品,提供生活护理和心理疏导。后来,老人突发腹痛,她们第一时间知会科室,安排检查、会诊,为老人解除病痛。

  “居家荣誉军人有他们自己的小家,同时他们也是省荣军医院集中供养大家庭的一份子,照顾好‘家人’,让他们安享荣军生活,我们义不容辞!”在全院上下的齐心努力下,2020年上半年,湖北省荣军医院在疫情的大考中,以在院荣誉军人零感染的好成绩,向尊崇军人交出合格答卷。

20201211175500.jpg

2020年10月13日,第五批短期疗养优抚对象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重温入党誓词

  用“情”护理,

  信任在山与水中萦绕

  荣誉军人陈四发,在甘肃执行任务时,因汽车侧翻,造成颅骨骨折,右眼失明,作为一级伤残军人来到湖北省荣军医院。由于长期没有家属陪伴,陈四发极度缺乏安全感,再加上脾气倔强、固执,经常听不进医生的意见。

  有一次他腿部丹毒,医生叮嘱他要躺在床上抬高双腿使静脉回流,才能有助于康复。但是陈四发坚决不愿躺上病床,执意坐着换药。护士长李娓得知,搬来凳子,把他的脚缓缓抬到凳子上,自己蹲到地上帮他换药:“陈老,这样换药是不是舒服点,如果不舒服,我们再想办法。”

  看着蹲在地上的护士长,陈四发眼眶湿润了。一直到丹毒痊愈,李娓和当班护士都坚持这样为他换药,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毫无怨言。

  在她们的精心照料下,陈老的病情得到控制,双腿完全康复,心里那扇紧闭的门也被打开了……

  “用情护理,就意味着要切身感受荣誉军人的病痛。”她们说。66岁的老荣军张立础,1954年在随州服役中被炸伤,高位截瘫、右前臂截肢,长期卧床,饱受疼痛神经的“刺激”。

  为了解决张立础的病痛,医护人员多次赴京,到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和北京宣武医院寻求解决办法。2008年8月,安排随行医护人员全程护理张老到北京宣武医院进行双侧胸12-腰2背部根入髓区切开术。

  2019年,张立础因病情反复,需要再次手术。考虑到老人身体虚弱,体力无法支持长时间的旅途,医院经研究决定,请北京专家来武汉为他进行治疗。为此,医院专门购置20余万元的设备,来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如今,湖北省荣军医院长期疗养的荣誉军人共18名,全部是一级伤残,截瘫或者高位截瘫人员占80%以上,照顾他们就构成荣疗科医护人员的全部工作。

  每天早晨,挨个走进荣军病房,逐一询问:“夜里睡得好不好?身体感觉怎么样……”了解荣誉军人身体情况,不厌其烦地叮嘱注意事项,帮助荣誉军人穿衣洗脸,日复一日,她们已经习以为常。

  用“爱”尊崇,

  在那山之外的地方

  在正在开展的湖北省荣军医院优抚对象短期疗养活动中,一名退役军人特意拉着一位工作人员,来到位于医院中央的小树林。他指着其中的一棵樟树说:“看到没,这是我在服役期间亲手栽下的!”他把“亲手”两个字说得很重。

  至于为什么种下一棵樟树,他说,当年他也问过首长同样的问题。首长告诉他,因为湖北省荣军医院栽种下的第一批树是樟树,后来就延续下来了。现在他觉得这更像在延续一种精神。

  2020年湖北省荣军医院优抚对象短期疗养活动,共包含来自全省各地的440余名退役军人,分八个批次,时间跨度长达四个月。

  “省荣军医院有口皆碑,大家都希望能在这里颐养天年。”参加短期疗养的优抚对象说。他们将在这里接受为期10天的疗养。

  湖北省荣军医院用心用情用爱服务的声誉远播,不仅在于全体医护人员脚踏实地尊崇荣誉军人、退役军人,还在于他们把这种尊崇与服务扩展到其他社会医养老人身上。

  2015年,武汉市洪山区区团委、区委宣传部成立了“晓燕志愿服务队”,主要为福利院“三无”“五保”孤寡老人、空巢老人、临终关怀老人、荣誉伤残军人提供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队是以湖北省荣军医院老年病科护士袁晓燕的名字命名的,她在多年工作中以贴心服务、精心护理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全国道德模范”。

  “晓燕志愿服务队”先后与多家高校、多个社区多位老人形成结对帮扶,利用节假日,把服务共建、困难帮扶送至老人心中。成立5年来,参加活动的志愿者多达2385人次,累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156次,服务老人4062人,捐赠物品6600余件。

  用“责”担当,

  山与水是最美风景

  今年初,湖北省荣军医院组织213名医护人员,与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援鄂医疗队队员一道,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为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组建新病区,专门收治发热病人!”1月23日,湖北省荣军医院被列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和发热门诊定点医疗机构,院党委召开紧急会议。

  “我是党员,我先上!”刚下夜班的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张晋接到消息,主动请缨,带领科室医护人员火速集结。2个小时后,新成立的发热病区组建完成,并接收新冠肺炎患者36人。

  这是湖北省荣军医院抗击疫情的一个缩影。疫情期间,该院连续组建七个同样的发热病区,他们把发热门诊原有的60张床位、迅速扩展到200余张床位。

  在湖北省荣军医院发热隔离病区,她们除了治疗和护理,还要承担起给患者喂饭、病区清洁、消毒、垃圾运送等任务,每天工作量超过十二个小时。

  疫情肆虐,感染频发,湖北省荣军医院也到了抗疫最艰难的时刻,医护力量、防疫物资频频告急。退役军人系统迅速行动。在退役军人事务部统筹指挥下,2月11日,山西、浙江、江西三家荣军医院组成的40人援鄂医疗队由南昌直抵武汉。

  洪山区的张奶奶突然发热,被儿女就近送往湖北省荣军医院。“发热、肺部出现感染。”经检查,发热五区主任医师王勇将其收治入院,并很快确诊。

  经过精心治疗,张奶奶的病情开始好转,她本人也恢复了往日的乐观与开朗。出院后,她专门让女儿送来感谢信,表达谢意。

  “武汉解封时,便是春暖花开日。” 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援鄂医疗队的到来,极大缓解了省荣军医院的压力,医疗队队长、临时党支部书记张大文与湖北省荣军医院院长邓祖华,相隔四地,跨越数百公里的握手,拉近了全国荣院人的距离,也成为举全国之力进行生命大营救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