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武隆: 201名“兵支书”出手不凡

  编者按:在重庆市武隆区,活跃着一群“兵支书”。 他们有的成为致富“领头羊”,有的让“后进村”变了样,有的在疫情防控中冲在前打头阵…… 武隆区专门下发文件,充分挖掘盘活 “兵支书”的优势潜能,让越来越多退役军人加入到乡村振兴的队伍中来。


  7月21日一大早,重庆市武隆区凤山街道红豆社区党总支书记彭小兵便披上雨衣,带上扩音喇叭,来到辖区的乌江河段巡查。

  这几天连降暴雨,乌江水位逼近警戒线。彭小兵和同事每天都会到河段走几趟,严密监控水位变化。哪里地势低容易被淹,哪里地质松软有滑坡隐患,哪些居民离江较近可能有危险,哪个居民年纪大行动不便,彭小兵一清二楚。巡查时,军人出身的他特别严谨细致。

  如今,在武隆区已有201位像彭小兵这样的退役军人“兵支书”,陆续走上服务群众一线工作岗位,成长为基层组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来了“领头羊”村庄大变样

  8月的赵家乡香房村,一派生机盎然,乡村美景令人陶醉。

  然而,昔日的香房村却是个出了名的“后进”村,基础设施落后、缺乏特色产业带动,村里党组织涣散,村民怨气不少。

  2016年,乡党委按照区委统一部署,开展“后进”村整顿。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为了选好带头人,乡党委严格标准,动员多名符合条件的同志参加村支部书记竞选。就在这一年,心系家乡的退役军人黄朝林,不顾家人反对和领导挽留,辞去国企稳定的工作,回到香房村,高票当选为村支书。

  走马上任,黄朝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好村委班子,为村组织“换血”,把思想好、威信高、能干事的党员和村民选入村委会。

  为了重振信心,每次班子会,黄朝林都邀请乡上的联系干部参加。黄朝林认为,这样一是可以提振士气,鼓舞大家大胆干、踏实干,二是增进两级干部的感情和默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在黄朝林的带领下,很快,这个村的班子变了个样:村干部时常走村串户,遍访村民,深入收集村情民意,并把村民的要求和期盼纳入规章制度和村发展规划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他们积极向上级反映争取支持,推动建设项目快速上马和资金及时到位;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党员干部带头认领产业项目,雷厉风行启动产业基地建设……

  透过这个村班子的变化,人们看到了“兵支书”的优势。

  2018年底,武隆区人民武装部到各村社调研,发现有40余名村社干部是退役军人。他们有韧劲,敢创新,不服输,所在的村子发展得不错。

  “为什么不调动更多的退役军人参与基层建设呢?”

  据武隆区人武部部长涂小奎介绍,2019年初,武隆区委组织部、区人武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下发《关于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充分发挥退役军人作用的通知》。一年后,越来越多的退役军人参与到基层建设中来。

  采访中,武隆区委组织部干部谢逵说,该区培养退役军人坚持“四个优先 ”收效明显。即在同等条件下,基层组织优先把退役军人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优先列为党员发展对象、优先列为村干部人选、优先列为后备干部库,这“四个优先”,把想干事、能干事的退役军人推到基层一线工作岗位上,挑起了重担子。

致富“领头雁”啃下 “硬骨头”

  “当过兵的人就是不一样,干事实在,敢于担当。”在黄莺乡黄莺村,提到“兵支书”刘其发,村民赞不绝口。

  刘其发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黄莺乡在外创业的成功者之一。

  2016年8月,在乡党委书记任荣的再三劝说下,刘其发回乡当选为黄莺村这个贫困村的村支书。 

  “成功,都是费尽心思谋出来的,使尽力气干出来的。”刘其发明白,创业如此,脱贫致富亦是如此。

  刘其发的发展思路很清晰——唤醒本村外出创业人士的思乡情怀,吸引他们为村投资,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带动村民抱团发展、入股分红、就近务工,确保村民实现长期增收,脱贫致富。

  思路决定出路。刘其发的招儿还真灵。

  “华兵,老家优质的山泉水很适合养殖大闸蟹、大鲵,你支持不?”接到刘其发直截了当的邀请,远在深圳创业的商人、黄莺村退役军人高华兵,二话没说就入股一万元,并表示,只要村里需要,他还会无条件支持。

  和高华兵作出同样选择的,还有黄家林、刘天华、杨世兵、刘浩宇、陈忠瑞……

  就这样,刘其发的创业团队一步步壮大,有退役军人,有在外创业人士,有党员干部,也有村民。四年来,他们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建起果林1650亩、水产养殖垂钓基地2个、大闸蟹养殖基地1个……有的贫困户入股分红,有的就地务工增加收入,有的既务工又分红。

  据统计,2016年至2019年,黄莺村人均纯收入由8909元升至14800元,贫困发生率由19.9%降至0。一升一降见成效,刘其发又一次“创业”成功。

  为充分发挥退役军人的领头雁作用,武隆区探索建立了“兵支书+贫困户+产业”的机制。截至2019年底,在全区退役军人任村支两委主要领导的42个村中,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的村就有11个,最高的超过了20万元,为高质量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争当“急先锋”打赢“防控战”

  今年初,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武隆区人武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严格落实中央、市委和区委要求,第一时间联合下发《致全区广大“兵支书”的一封信》,号召全区“兵支书”争当急先锋,投入疫情防控攻坚战。

  大年初一,已连续十五天投入武隆城区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工作的凤山街道红豆社区党总支书记彭小兵,正准备吃口饭休息一下,又接到了立即做好社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通知。作为党员、老兵,彭小兵迅速放下碗筷赶到办公室。

  红豆社区属于人口较密集的老旧居民区,很多居民楼没有物业管理。疫情暴发初期,部分居民心存侥幸,这给社区防控工作带来不小挑战。彭小兵和同事一次又一次敲开社区居民家的门,一遍又一遍苦口婆心地劝说,坚决把“严防外来输入、严防人群聚集、严防交叉感染、严防无序出入、严防病毒传播”的要求落到实处。

  居民老黄是一名退役军人,网格员刚上门宣传时,他不仅不理不睬,还以“每天户外锻炼已成习惯”为由上街走动。

  这一幕,刚好被彭小兵碰上。想到同是退役军人,彭小兵灵机一动,大声说道:“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当前,疫情防控就是最大的命令,请你服从。”同时,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从防控形势、近期案例、法律法规等方面对其进行教育引导。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位老兵心服口服,不仅严格执行防疫规定,还积极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

  在部队练就的“看地图”本事,也被彭小兵应用到工作中。他自制“疫情防控作战图”,各个卡点、人员配置,都在地图上标注得一清二楚。

  接下来,社区要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彭小兵往墙上又钉了一张地图,这一次,他还是 “挂图作战”。

  “服务群众,不能怕吃苦,更不能怕吃亏。”身上的军装虽然已经脱下,但对于武隆区201名退役军人村社干部来说,心里的军装一直都在。